千方百计稳定外贸增长

2009-3-28 22: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的笼罩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加剧,通过贸易等渠道传导,我国实体经济所受冲击日益显现。面对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但同时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外需,要千方百计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
  外需影响内需的基础。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每增长1%,国内最终消费增长0.68%。目前直接在出口生产企业工作的就业人口超过4000万人,出口企业倒闭或经营恶化,大批消费者失去工资性收入,将严重挫伤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同时,外贸发展可以有力拉动关联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即期投资需求,并通过上下游产业产生乘数效应,进而带动国内一、二、三产业需求的扩大和升级。
  在当前形势下,出口对利用外资、巩固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从吸收外资看,金融危机导致不少跨国公司资产严重缩水,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各国利用外资的竞争趋于激烈。我国出口的55%来自外资企业,这意味着,如果出口大幅下降,将增加吸收外资的困难,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引进技术产生不利影响。从国际市场份额看,维护市场份额的意义比出口更为重要。市场退出容易进去难,“保出口”从某种意义而言是“保市场”。
  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稳定外贸增长的信心来自比较优势。一是产品需求优势。经济危机导致消费者减少了高档商品和奢侈品消费,中低档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则存在刚性需求。由于我国出口的许多产品处于中低端,在发达国家替代性不强,“土豆效应”为部分“中国制造”占得一定市场空间。目前,在美欧整体销售下降的情况下,大型仓储式超市销售却继续增长,去年圣诞节沃尔玛销售额增长10%以上;二是政策环境优势。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来自已经制定并实施的应对挑战、着眼长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等。在外贸领域,国家陆续出台了提高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实转、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等政策,企业经营条件得到综合性改善。这些出台和将要出台的政策将推动外贸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当前保持外贸稳定增长,要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出口与进口。在努力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进口,利用大宗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机会,扩大国内短缺能源资源的进口。不久前,商务部率领采购团专程赴欧洲采购,据悉,类似采购活动今年还有望推出;二是外资、外经和外贸。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带动了大量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的出口,要注重发挥外资、外资对出口的拉动作用;三是新兴市场和传统市场。企业要积极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方面的市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下,亦可有效避免和应对贸易摩擦;四是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稳定出口增长,要坚持推进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转型升级,防止“两高一资”产业复苏,实现外贸科学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