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理顺农药物流环节优于淡季储备

2009-3-26 23:1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继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之后,3月3日,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也开始呼吁建立农药淡季储备制度。对此,也有专家指出,该制度的可行性并不高,理顺农药物流环节更胜淡季储备。
河北省保定市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绿丰公司大区经理殷海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农药的生产压力要远大于往年。他认为,由于去年原材料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很多的企业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储备量比往年均有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国家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今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用药量也将会随之上升30%左右。
但是,殷海岭认为,建立淡季储备制度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厂家的生产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毕竟像今年这样的年头并不多。
农药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也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储备模式。厂家经常在春节前3个月就开始大量储备原药和成品药。这种储备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份。储备的类型也会根据使用前后进行调整。而近一半的经销商会在节前进行储备,其余的人也会在节后不久正式开始。”真正供不应求的年头很少很少。“殷海岭说。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农药行业分析师徐洪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建立淡季储备的想法固然不错,但是技术性问题难度太大。农药不像化肥,在上一年就可以准确地预测出下一年所需的化肥类型和用量。但是用多少农药则取决于下一年发生的病虫草害的具体状况,储备的类型也只能是百草枯、敌敌畏等几种常用药而已。不可能会把所有的农药种类都储备,如果这样,很可能会造成资金和产能的巨大浪费。
徐洪志认为,农药行业的弊病不在于储备,而在于流通环节过于“庞大”,经销商太多太杂。“我国的农药经销网点数以万计,而且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如农资公司、供销社,各大农药厂商的连锁机构,农业部门和质检部门直属的经销机构,大化工集团的销售网点,以及众多的私人农药经销商等等。他们之间经常存在相互压榨的不良竞争和无效流通。”徐洪志说。
徐洪志表示,这种不良竞争导致了生产企业的农药难以准时到达农民手中。而农药使用的季节性却非常强,病虫草害的有效防治期最长也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这样低效的流通体系才是发生大规模病虫害时农药供应不上的罪魁祸首。
因此,徐洪志认为,要想改变农药生产过剩和供应不足的怪病,就要减少农药的流通环节,并下大力气查办假农药生产厂家。国外也没有实行农药淡季储备机制的,只是他们的流通环节更简单、更有效而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