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价出路:中国货主获取主导权

2009-3-25 11: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马士基并非唯一一个宣布提价的航运公司。    汉堡航运日前宣布,公司将从今年4月10日起上调跨大西洋西行航线运价,欧洲至美洲的运费每TEU上调160美元,每FEU上调200美元。汉堡航运表示,运费上调主要是为了弥补公司经营成本。此外,法国达飞轮船、地中海航运和新加坡海皇东方航运等多家班轮公司,近期也已调高多条航线运费。 
  一连串航运公司的提价行为背后,是航运公司联盟的蠢蠢欲动。泛太平洋稳定协议(TSA)14家班轮公司3月18日发表声明,计划将下年度航线服务合约运费水平,较现时每TEU调高500美元至600美元。TSA执行干事康拉德直言,赚取足够资金维生是班轮公司现时营运主要动力,加费是避免集装箱海运市场爆发“大灾难”重要一步。 
  TSA主席云杜斯表示,业界即将要议定新一轮合约,假如航运公司未能迅速将运费重调至合理水平,必然会录得亏损。TSA期望,班轮公司能在谈判下年度的新合约时,将运费定在较现时高出每TEU500美元至600美元水平,以保障合理收入。 
  对于航运公司的提价行为,下游的货主尽管抱怨,仍只能默默承受。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一位资深专家向记者表示,无论是THC还是运费,航运公司想提就提,货主、公司能拒绝的寥寥无几。他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贸易不对等性。 
  据其剖析,在国际贸易中,国外很多国家往往鼓励出口使用CIF(Cost Insurance& Freight),进口使用FOB(Free on board origin),即由卖方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是国内进出口贸易商的方式恰好相反,出口使用FOB,进口则采用CIF。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基本上合约中都由国外公司指定航运公司,马士基、达飞等国外大型航运公司由此占据了大量的国际货运量。如此一来,中国公司即使不情愿选择马士基航运,却奈何不了法律条约的约束。 
  事实上,对抵制马士基提价行为的业内联合行为并没有得到实际效用。 
  “我们的企业根本没有运输主导权,也没有定价权,何以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一位资深专家指出,无论是THC,还是其他被控胡乱收费的项目,都只是运输主导权下的旁枝末节。 
  而我国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对贸易不对等性的认识不够,不重视运输主导权和定价权,才造成了一系列不合理收费的产生。因此,想要真正从根源上解决收费纠纷,需要国家从战略角度考量运输主导权的重要性,进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支持这一战略。而杜绝这些收费的出路在于中国货主获得运输主导权。(记者高江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