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2009-3-24 16:3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郭华
    2005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将进入国际市场作为重要战略。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带动下,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产销突破2223亿元,进口49.4亿美元,出口87.0亿美元,全年市场销售总规模 (国产销售-出口+进口)为304亿美元,出口已占中国工程机械总产销量的28.6%。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国内市场总规模和进出口总规模都已经居世界重要位置。2007~2008年,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新变化,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如何应对再次成为重要课题。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风险,一是企业成本在多重因素的拉动下持续增加,出现了成本增加叠加效应和快速增加效应,工程机械产品成本上升30%~60%,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工程机械净利润已下降10%~20%;二是因人民币升值,企业出口报价提高,国际竞争力下降;三是企业对目前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缺乏明确判断,部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计划有所搁置。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重要转型期,由内需转向国际型,由规模增长向核心能力增长转型,由产品向品牌转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
    企业目前消化成本采取的措施,一是从产业链角度,把成本压力往上游转移,上游配套商压力增大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下游方面,目前下游采购商接受涨价的程度有限,多数只能接受涨价10%,幅度再大就会出现外商询价、观望和不签单的情况;二是企业自我消化,加强内部管理,虽然有助于提高竞争力,但过度消化可能会影响企业利润和长远发展能力。
    第一,加强对目前国内外经济和市场走势的分析。目前国际经济因受美国金融危机连累而放缓,美国正面对一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应加强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和国际市场需求走势的密切跟踪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大的市场之一,但人均GDP低,内需和投资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必需动力。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主要靠投资拉动,2008年的冰冻和地震灾害,以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将会进一步促进包括基础设施、新农村、城市化、西部开发和环保项目等重大项目的投资,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目前首先需要把握好国内市场。国际方面,虽然世界经济面临种种下行风险,但中东、亚洲等国经济发展前景仍然乐观,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应对国外市场充满信心。
    第二,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工程机械产业属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某种程度而言,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放缓对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言是重要机遇。
    首先是资源整合。在竞争中整合优质资源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企业在发展核心资源的同时,应积极整合国内外的研发、技术、标准、产品、销售、资金等资源,扩大技术进口 “引进来”和对外投资 “走出去”,在并购中我国企业需重视风险分析和防范。
    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应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品牌建设、加强自主研发等方面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这虽然会增加企业成本,但这是在目前中国经济走势下,工程机械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三,建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建议政府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改善融资环境,提供信用保险支持,提供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改善贸易环境,帮助企业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第四,行业组织要发挥更大作用。行业组织应强化行业协调、自律,加强与政府的沟通,积极反映企业诉求,组织技术辅导和交流,加强对外宣传,树立行业形象,提供信息服务,开展义务培训,组织会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