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跨越打造可持续发展典范

2009-3-2 15: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新春伊始,新会区区长吴振鹏向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办公室专家组作了专题汇报,详细阐述了新会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各种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思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条件和优势,使得新会区的申报工作得到专家组的肯定并顺利通过。 
  对于新会来说,打造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2005年,新会就以双水镇为试点,总结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并在2006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同年,新会区又启动了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2008年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专家在考察新会区创建工作后表示,在新会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不仅将对珠三角的后发地区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珠三角外围区域也具有示范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向科技部推荐新会区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缘何新会区在可持续发展上能不断实现层层突破、亮点频出呢?在这方面,新会拥有怎样独特的优势,未来又将勾勒出怎样的发展蓝图呢?
  50余个不环保项目遭否批
  一个地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看这个地方的党委、政府有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和决心。一直以来,新会区委、区政府都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发展愿望,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
  过去的一年,新会区党政班子把创建实验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年度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同时,要求相关专项推进组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确立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和进行重大决策时,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如为保护圭峰山景区的优美环境,就否决了一项每年可增加产值10多亿元的造纸项目。据统计,过去的4年,新会区总共否批了5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
  与此同时,市民对于环保、绿化也有着优良的传统。小鸟天堂所在的天马村,把护鸟写进村规民约,当地村民近400年来一直保护小鸟天堂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拍成纪录片,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新会打造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另一个“本钱”就是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看着这一系列的数据你就可以感受到:新会是广东省第一个全国平原绿化县,森林覆盖率30.6%,城区绿化覆盖率40.08%;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状况的满意率达96.3%。目前,全区拥有2个国家4A级风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循环经济成全国“旗帜”
  经济发展一直是新会的“强项”。改革开放以来,新会经济一直处于江门市的排头兵地位,新会还连续6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区)行列。与很多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的是,新会经济发展在注重量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这其中,新会的循环经济更是成为了全国的一面“旗帜”。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会推出的废旧物资再利用举措就已享誉全国。1984年,新会区双水镇20多名农民以6000元起家做起了“拆船”生意。截止到去年,双水拆船厂已经发展成为年产值近20亿元,年拆船行业规模最大、拆解速度最快、拆解量最大的一家大型拆船企业。随着一批龙头企业的扎根落户,银洲湖纸业基地也在过去的一年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到2012年,该基地年产纸量将达到578.56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65.47亿元。
  目前,新会区已形成两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部都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其一是拆船钢铁业发展钢铁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打造绿色“无烟冶金工业”,实现“资源—产品—再生利用”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其二是银州湖纸业基地以发电厂为核心,在基地内集中供电、热、冷、水和治污,形成能源系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产业聚集、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一年,新会经济发展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比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1.2%提高到33%,提高1.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55%提高到57%。加快政产学研步伐,完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会区政府与五邑大学签定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举办“百名博士新会行”活动并成功签约6个项目。建立广东博士后联谊会新会科技创新基地,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基地2家,新增4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增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7家。
  探寻绿色跨越新思路
  通过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将把新会引领到一个怎样的未来中去?新会区区长吴振鹏在向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专家组作专题汇报时这样描述:把新会建成经济强区、文化名城、生态葵乡、和谐社会,成为珠三角次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范、江门市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整个实验区的特色为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珠三角次发达地区的绿色跨越发展。
  为了实现绿色跨越发展这一目标,新会区也提出了一系列思路和举措,比如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把银洲湖区域建成珠三角西部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建成珠三角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减轻区域资源与环境压力,将继续成为新会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要努力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和经验在全区的推广,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要鼓励企业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将关停“五小企业”147家,关停实心粘土砖厂72家;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动产业与生活节能。建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率要达到100%。
  总之,围绕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个重要目标,新会区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努力把新会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态环保的宜居城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