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态涵养区的发展之路

2009-3-2 14:4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北京市怀柔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被誉为北京市的“天然氧吧”和“后花园”,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怀柔被定位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意味着,怀柔的发展必须走占地少、无污染、低消耗、高带动的路子。围绕这一思路,怀柔区制定了突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怀柔区生态环境优越,承担着保护首都饮用水源、构筑绿色屏障的责任,区域功能定位决定了第三产业是发展重点,我们要加快形成高端产业集群。”怀柔区委书记王海平说。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新都”
  怀柔区近几年围绕建设“文化新都”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以影视产业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亿元,入库税款达1.87亿元。
  自1997年飞腾影视城在怀柔建成并投入使用起,先后有《大宅门》、《走向共和》等300多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2008年7月31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毗邻飞腾影视城落成,基地涵盖影视拍摄、录音、剪接照明、后期制作、影像制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承担全国50%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的能力。16个国际先进的摄影棚总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其中11号摄影棚面积达到了破纪录的5000平方米。
  怀柔影视基地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铁瑛介绍,截至2008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2379家。
  怀柔区副区长周东金向记者介绍即将形成的一个个旅游热点,“我们将借助影视文化发展的东风大力促进与旅游的良好结合,使怀柔成为京郊惟一一家影视文化旅游基地。”在杨宋庄、张自口、花园等村,农民家家户户都有“演员”,农民农忙种地、农闲拍戏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截至2008年底,全区文化创意类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4979人。
  培育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 
  近年来,怀柔雁栖开发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将未来发展目标锁定在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产业上。按照这一发展目标,怀柔推出“一区四园”规划,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生命科学产业园、中关村(4.06,0.13,3.31%)雁栖高新技术创新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
  2006年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雁栖湖校园奠基仪式在风光秀丽的雁栖湖畔举行。2007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就展开新一轮“院市”战略合作,策划形成一批“有质量、有显示度、有市场前景,能体现首都科技风采”的项目达成共识————在北京市怀柔区建设中科院一个新的创新基地。该基地的功能定位是汇集创新价值链的各个要素,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极具创新活力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了多家科研项目来此聚集。中国一航综合技术研究所实验与检测基地、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生物反应器研发生产基地等近60家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中心纷纷在怀柔落户、投产。
  2008年,仅雁栖经济开发区内已投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就完成工业总产值25.6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95亿元,拉动园区产值增长4.8个百分点。
  扶持物流业、会展业,做大生产性服务业
  为进一步发展和利用怀柔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怀柔区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是物流业和会展业。
  怀柔境内有京承、大秦、京通3个大型编组站,年吞吐货物能力1.2亿吨。京承高速、111国道穿境而过,距天津港(10.46,0.02,0.19%)仅170公里,距首都机场约30公里,发展物流产业得天独厚。目前,怀柔拥有物流公司150多家,汽车配件物流、农产品(14.68,-0.07,-0.47%)物流、商贸物流以及冷链物流的特色物流产业已初具规模。
  区商务局局长周福枢告诉记者,怀柔通过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商务会展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全力建设汇集精品展、时尚展、艺术展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会展活动,打造“北京怀柔———国际商务会展物流新城”的整体品牌形象。
  “以中影基地、中科院研究生院等功能性龙头项目落地为标志,新兴产业已经实现了有效聚集。”王海平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全区经济竞争力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