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出口门槛多 当心被条款绊住脚

2009-3-2 14: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玩具出口企业与全国经济一样正在经受一场考验。而今年美国和欧盟新法规的实施,可能使玩具出口业雪上加霜,我国玩具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我国海关有关负责人近日对国内玩具生产企业的处境表示了担忧。    据悉,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已于2008年11月11日生效,规定对美出口的儿童产品须实行强制性第三方检测。我国超过五成的玩具出口企业,可能被不断提高的美国门槛拦于门外。 
  而欧盟将于2009年春季实施《新玩具安全指令》,其内容包括:禁止在玩具中使用一切过敏物质及任何可能诱变或危害人类生殖能力的物质。 
  美国和欧盟新政的实施,势必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使玩具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据海关统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目前拥有生产企业2万多家,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而且在带动游戏、纺织、动漫和教育等22个上下游产业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面对当前严峻的出口形势,转向国内市场销售成为企业应对压力的主要途径,但我国尚不完善的玩具产品认证制度成为制约玩具由出口转向内销的主要障碍。”业内分析人士称。 
  据了解,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自愿认证、强制召回”制度不同,我国于2007年6月1日起对童车、电动玩具和塑胶玩具等6类玩具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未获得强制性认证的玩具不得销售。然而国内认证制度的配套措施仍不健全,一个玩具产品的认证周期需要3个月~4个月,生产企业因此需增加约10%的成本,而认证有效期却只有1年,严重影响了企业创新和参与认证的积极性。 
  为此,有关人士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救急资金、政府贴息或政府信用担保、税费减免等措施降低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政府应引导企业密切关注国外技术法规、标准的动态,及时收集和研究国外技术法规,提高国内玩具企业的主动应对能力,优化玩具出口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分散出口风险的同时,政府应尽快完善国内玩具产品认证制度,为产品内销创造条件。 
  玩具出口企业目前应该充分利用相关扶持政策,尽快转变贴牌生产的模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根据国际标准,进一步提高玩具的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以免被出口门槛“绊倒”。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