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减产力度决定未来钢价走势

2009-3-19 23:4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张铁山
    2009年国内钢材需求中期疲软的态势恐难扭转,如果国内的钢铁企业不能相应的缩减产量,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严峻。二月份钢坯出口为零
    仅就当前国内外经济需求现状而言,近期我国钢铁行业的一些参考数据尤为令人注意。据调查显示,钢铁产能恢复90%;今年1~2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8134万吨、钢材产量为91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和3.1%;1月份,我国粗钢日产水平为134万吨,2月份为144万吨。
    2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09万吨,环比增加25%;进口钢坯31万吨,环比增138%,钢坯出口为零。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56万吨,比1月份减少35万吨,与去年2月份相比下降50%,1~2月份累计出口钢材347万吨,同比下降52%。2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4674万吨,创历史新高,较1月份增加1409万吨,比去年同月增长22.4%;1~2月份累计进口铁矿石7939万吨,同比增长6%。
    与此同时的钢市表现:今年前两个月与去年12月份相比,我国钢材价格有所上扬。但是,在经历了春节后的短期价格反弹而至3月初,仅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国内一些钢材品种的市场价格甚至又跌破生产成本。
钢价取决于钢企减产力度
    新一轮钢铁产能过剩风险或“再度反复”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周期性关注”——实施限产保价,协调供需平衡。
    当前的“此情此景”或对下一步钢市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去理解和把握当前这些最新数据所再度警示出的钢市“旧动向”?
    针对当前的钢市现状,原中钢集团副总裁周国成的观点直接而明确:“钢材价格取决于钢企减产力度”。
    面对我国现经济发展历史阶段、面对我国钢铁生产和钢材流通现实、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尚不平衡的特点及各不同钢铁企业的实际差异性(企业的所有制属性、品种层次、生产成本、工艺及规模、所在地域、利益格局、经营状态等等),当前更关键的症结或是——能否真正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完全限制得住产量。因为,钢铁产能过剩风险问题及后果,早就已经是“老生常谈”之陈旧话题了,只不过,每当市场供需矛盾凸显之时即会引起业内外及舆论的“再度反复”之“周期性关注”罢了。
    “国内各类钢铁企业的减产力度是2009年我国钢材价格能否恢复的关键。”原中钢集团副总裁周国成认为,目前各地钢材经销商仍处于消化库存的阶段,预计5月份能够将库存消化完毕。
    周国成在回顾2008年我国钢材市场的运行特点时表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产量逐月提高,资源供给超常增长。钢材需求大幅减少,供需矛盾不断扩大,钢厂价格逐月上涨,市场价格水涨船高。2008年下半年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市场预期发生逆转,钢材需求继续减少,钢铁产量逐月下降,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钢厂价格大幅下调。上半年属于卖方市场,下半年属于买方市场。
六大特点影响钢材价格走势
    周国成认为我国钢铁行业具有六大特点,这些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钢材价格走势。一是2005年以来,我国钢铁产品产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二是我国钢铁生产能力大于国内需求,供给过剩。三是近年来我国依靠国内、国外双需求拉动的钢材消费已进入下降趋势,并且对外部需求依存度较高,消费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四是我国钢材市场呈现开放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流动格局。处于贸易中间环节的钢材贸易商数量庞大,他们通过预期价格变化来调节库存,既可以放大市场需求,也可以放大萎缩。五是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各类企业通过提高生产规模和降低价格来竞争市场份额,企业的个体行为很难兼顾行业的整体利益。1999年、2005年两次的全行业减产均没能落到实处,国家要求今年粗钢产量要控制在4.6亿吨,消费要控制在4.3亿吨,具体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六是我国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晴雨表,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
今年钢市不利因素仍较多
    周国成认为,目前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国家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的空间有限。2009年我国钢铁市场钢材需求的不利影响也较多:国际市场上,受全球经济下滑、汇率变化影响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我国钢材出口量仍将大幅下滑;国内方面:如果房地产和汽车行业2009年没有起色,钢材需求将难以迅速走出低谷。“价格水平看成本,价格趋势看供需,价格波动看心态、看预期。”他表示,当前中国钢材供给在增加,出口在减少,需求在萎缩,造成的结果是企业的库存处于近年来的最高记录。抛开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钢铁企业增产势头能否得到遏制成为国内钢材价格能否恢复的关键。尽管行业的减产行动很难完全做到自觉而协调一致(大、中、小钢铁企业的产品及市场占有率不同,营销对象存差异、现实困难及企业处境有别、所属地域交错),但是面对当前的实际供需矛盾,钢厂仍将要竭力去协同减产,以缓解钢铁总量对内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突出矛盾,而且要真正、切实、自觉履行《钢铁行业规范国内钢材市场秩序自律公约》。
    在此,之所以再次重复“限产保价”之“老生常谈”陈旧话题,无非是想让我们一起对当前我国钢材市场凸显的这种变化之“难点”因素再更多注意一下,以期对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市场走势增加一些思考点、更多一些“心理预期”准备在当前中国钢铁产能对内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绝不能把市场价格的短期回升看成稳定,平衡随时都可能被打破,除非我们有行之有效的产量控制手段,能够维持住供需平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