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助推小商品出口逆势攀升

2009-3-17 16: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段时期以来,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一些地方出口订单锐减。义乌市着力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着力降低企业外部成本和出口风险,用好“倒逼机制”推动产品和市场升级,实现了小商品出口逆势攀升。2008年,全市实现自营出口19.1亿美元、自营进口1.76亿美元,分别增长13.9%和14.1%。金华海关监管小商品出口标准集装箱52.1万只。
构筑大通关体系降低外部成本
    在海关总署支持下,当地政府将小商品出口归类由8000余个简化到98个,同时,理顺口岸海关和属地海关的职责,对符合条件的货物实行“属地报关、口岸放行”,每个集装箱代理费由200-500元降至20元左右,每年降低出口成本1亿元以上。
    同时,优化出口流程,降低时间成本。货物装运前检验检疫视频实时监控作业时间由3-5个小时降为半个小时,实行24小时、无假日通关预约值班制度,确保货物在节假日顺利通关。目前,出口无查验货物海关作业时间已缩短至不足1分钟。
    其次,搭建信息平台,降低物流成本。整合物流中心功能,实现报检、报关、订舱、提箱、验货、仓储等一条龙服务,整合物流信息,改变往返宁波港等港口的集装箱运输车模式,每年节省物流成本2亿元以上。
完善外贸体系降低出口风险
    为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市场风险,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并整合外事资源,设立外事服务中心和外商设立代表处。目前,共有8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义乌设立代表处1899家,小商品出口地已由3年前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至215个。
    为方便了企业和经营户,降低了交易风险,在组织 “两反一保”、欧盟PFOS、ROSH、WEEE等指令专题培训,定期发布《买家风险预警信息》的同时,还对“两反一保”应诉、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知识产权境外保护申诉等给予补助。该保险实行一年半来,已为企业挽回损失近1400万元。
推动企业创新升级提升产品品质
    当地政府先后出台鼓励自主创新等系列政策,每年扶持金额2亿元以上,直接带动民间和金融机构科技投入12亿元以上,并助推企业嫁接“大院名所”,对设立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的企业,分别奖励20万和100万元。近年来,义乌企业仅与浙江大学就达成合作项目80多项,其中省级重大攻关项目7项,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同时,打响“义乌制造”品牌。全市已累计注册商标14000多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8件,中国名牌产品7件,国家免检产品19个,仅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注册的国际商标就有457件;建成综合性国家小商品检测机构,发布行业标准。对企业产品达标者,分别给予50、30和20万元的奖励。
    针对小商品设计灵活多变、花样更新快的特点,建设“义乌创意园”,提高小商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对行业研发中心和进入“创意园”的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的50%予以补助。
推动市场整体升级提升外贸方式
    “义乌指数”发挥了指数“风向标”作用,突出了义乌市场43个行业、1901个大类、40万种商品的综合效应,增强了行业间贸易互补性。目前已建成行业门户网站14家,中国饰品网、中国日用品网等已成为行业网站的领军者,64%企业已拥有或正在建设企业网站。
    同时,义博会已成为继广交会、华交会后的国内第三大出口商品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