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致贸易顺差骤降 出口仍可能加速下滑

2009-3-13 20:0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11日发布报告认为,国际经济深陷危机、国内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库存消化较为顺利三重因素导致2月份贸易顺差大幅收窄,并预计未来出口仍有可能加速下滑,而进出口走势或将进一步分化。   海关总署11日公布的2月份外贸数据显示,进出口走势出现分化,2月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25.7%,降幅比上月加快8.2个百分点,创下可得统计数据(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而2月份进口600.54亿美元,同比下降24.1%,降幅却出现19个百分点的反弹,同时贸易顺差则锐减至48.41亿美元,创下三年来新低。
  “在美国经济持续恶化、欧洲经济深度陷入衰退、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释放的情况下,出口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交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刘能华表示。
  当前我国出口所面临的外需环境仍比较严峻。刚刚闭幕的第19届华交会交易冷清,出口总成交仅为22.4亿美元,比上届下降39.06%,外商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对“下单”非常谨慎。
  目前美国经济继续恶化,欧洲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边缘,使得全球经济或出现负增长。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OECD综合领先指标已经持续1年多下降,而且最近几个月有加速下降的趋势。
  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情况看,我国对其出口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发达经济体。2月份数据显示,我国对东盟、韩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平均降幅为-28.77%,高于对欧美日澳平均降幅-17.95%十个百分点以上。
  刘能华认为,很多新兴经济体大都走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他们的全球化开始呈现“负效应”。
  和出口面临的风险加大不同,刘能华认为目前内需出现复苏迹象、去库存化进展顺利,进口则有望止跌回升,而未来进出口走势或将进一步分化。在进口与出口发展呈现反“剪刀差”的发展趋势下,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收窄,不排除二季度出现逆差的可能。
  不过,进口能否走出负增长区间,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信贷增长能否持续、后续刺激计划能否跟上、社会投资能否由冷转热和国际经济何时走出谷底等诸多因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