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破釜沉舟”脱困制胜(下)

2009-3-11 22:3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大危机也意味着大变革、大调整。珠三角外经贸领域中的经年积弊,或许可借此次金融危机的倒逼而加快肃清。在逆境中,广东如何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激烈竞争,广东又何以继续走在全国外贸最前列?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记者:金融危机对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加贸企业的未来生存发出了挑战。广东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全省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下一步,广东将如何促进这类加贸企业转型升级?
     梁耀文:目前,我省加工贸易总体上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这是由长期以来我们的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阶段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对于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业,我们的政策导向是希望加工贸易企业通过组织形态转型、技术改造、创建品牌、延伸产业链等多种途径实现转型升级。但是,转型升级的目的绝对不是说要把一部分企业赶走,而是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促进其尽快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对暂时生产经营有困难的企业,我们会及时给予支持、帮助。
        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持续发展,去年以来,广东先后出台了一批促进加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一是推进加工贸易产业有序转移。去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鼓励和支持珠三角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省财政每年划拨30亿元作为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资金,同时划拨5亿元作为产业转移专项奖励资金。二是推进加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去年,省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此出台了《关于推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的操作指引》、《关于推进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针对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2009年,省财政预计安排10亿元资金专项支持和鼓励加贸企业自主研发、创立品牌、扩大内销、不停产转型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三是联合推动港澳台资加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在粤港两地政府共同签署的《粤港关于促进港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合作协议》基础上,今年1月16日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支持港澳台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在粤的港澳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四是出台措施扶持低附加值中小企业平稳发展。近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下一步,我们将以稳定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重点抓好政策宣传和落实,促进加贸更好地发展。
  记者:目前,国内各地改革与经济发展已呈千帆竞渡之势,广东将如何努力保持始终走在全国外经贸战线最前列?
        梁耀文:过去三十年,珠三角地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区域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凸显。如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等。因此,珠三角地区要想保持和继续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战略的两大定位:即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和率先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既明确了珠三角未来整体扩大开放在全国的新定位,也明确了广东扩大开放的新定位。我们将借助《纲要》这一"尚方宝剑",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广东外经贸的发展水平,具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争取在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扩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支持传统大宗劳动密集型的外经贸企业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货物贸易质量。同时,要鼓励有比较优势的服务出口,扩大软件和商务流程等服务外包业务。
  二、争取在建设全国加贸转型升级示范区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加贸技术形态转型,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优势的加贸企业从贴牌生产、委托设计向自主品牌转型,增强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推动加贸市场形态转型,鼓励扩大产品内销;推动加贸地域形态转型,加快推进特殊监管区建设,引导加贸企业进园区聚集发展,鼓励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生产环节向东西北地区转移。
   三、争取在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方面先行先试。创新招商引资的机,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投资设立研发、营运中心和地区总部,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更好发挥广州、深圳等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作用。
  四、争取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建立便捷高效的境内支撑体系和境外服务促进体系,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和经贸合作区,积极稳妥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国际工程承包合作。抓住当前欧美国家部分技术型企业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的机遇,购并掌握关键技术的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形成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五、争取在粤港澳台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支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澳加贸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加强与台湾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合作。
   六、争取在加强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多元化国际经贸合作格局,抓紧与东盟有关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对话机制,加强与东盟先进国家在园区管理、服务业等多方面的合作。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国家进行投资合作。同时,大力开拓印度、俄罗斯、巴西和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美、非洲各国的经贸合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