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务业发展破解当前经济困局
2009-3-11 15: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极不平衡,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而服务业正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在谈及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指出,“大学毕业生更多的要进入服务业。从长远来看,大力发展服务业,调整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发展服务业是实现产业平衡发展的需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就一直停滞在40%左右。而按照国际发展经验,在从下中等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过渡中,第三产业比重将从45%左右提升到60%以上。
2007年3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产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
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距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即便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GDP依然保持了9%的年增长。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方面,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二产业(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来自服务业的有效支持。如果服务业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那么势必成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瓶颈”。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服务业是“无烟产业”,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而且通过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业,可以大大提高其他产业的节约环保效率。
发展服务业,拓展就业新天地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保就业比“保八”更重要。他说,今年GDP增长8%应该说问题不是太大。但这个问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大家的就业怎么样,民生稳不稳定。有人认为,只要GDP上去了,就业就上去了,我不这么看。保持GDP增长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比方说建设一些超前的基础设施,GDP也能上去,但是增加的就业人数有限。我觉得建设超前的基础设施带动不了太多的就业。我希望能在民生、三农、社会保障等方面多投入,在那些超前的基础设施方面尽量不投入、少投入,这样可能使得我们的经济结构改善。
经济结构的良性变化,根据十七大精神,可以理解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而提高就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天然“蓄水池”。从优势上看,服务业就业容量最大。据测算,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充分就业又是激活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力在服务业就业的人数只占总数的50%,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了80%,就业的充分曾对保持美国消费的持续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理论上看,服务业就业潜力最大。按照经济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就业结构进入一个重要的交叉时点,农业就业比重迅速降低,工业就业比重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服务业就业比重则大幅提高并稳步增长。
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服务业具有就业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就业。此外,服务业就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小,与工农业就业弹性相比,服务业就业弹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江苏南京市某民工市场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的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岗位需求量同比下降了40%,而与此同时,市场内九成以上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于服务业。在1月15日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和南京市就业援助招聘会上,现场企业提供的一半以上就业岗位,也来自物流、家政、商务信息等服务业,85家培训机构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免费培训工种,更是大部分来自服务业领域。
另外,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发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行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作用,而且能够推动教育、科研等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产业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更加适应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作为提高国民经济效率的战略策源地,在深化产业分工进程中发挥着“黏合剂”的作用,对于扩大市场中间需求、促使产业分工发展和壮大市场规模,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当前,服务业中相当部分行业,如餐饮、家政、商务服务、物流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势必促进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而充分就业又将对激活消费、拉动内需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催生服务业转型
2003年我国人均GDP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则越过了2000美元的关口;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数字推算,2008年我国人均GDP则突破了3000美元。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副研究员张斌介绍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而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日本共同社也曾在报告中指出,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节点,随后更有可能带来消费的活跃。因此,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关,对于2009年我们肩负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任来说,可谓恰逢其时。扩内需,加速服务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致公党中央在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
提案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是衡量社会经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中心城市功能增强。
由于现代服务业涉及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法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具有行业多、牵涉面广、专业水平要求高、政策性强的特点。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当前存在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提案建议:
第一,改革和完善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探索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放宽冠名登记条件。第二,加强服务业的总体规划和引导,促进现代服务业有序、健康、协调发展。利用金融危机的契机,扶持那些逆经济危机而上的服务业品种,如企业征信、资信评级和商账追收。第三,实行税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政税收政策的设计与实施适度向服务业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服务业。第四,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第五,加快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第六,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统筹和指导。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建设。各省市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步调,形成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服务业这块经济“短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的破解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