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
2009-3-10 15: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市长胡宪———
千方百计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
南昌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农民工相对集中返乡的情况。
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后的生产安排和生活安置。
一是建立动态监控制度。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作为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控联络点,以乡镇协管员作为动态监控联络员,通过上门入户,摸清返乡农民工的人数、返乡时间、返乡原因、返乡地点、返乡前所从事的行业和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愿望等,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回流和培训就业创业需求基础台账,掌握农民工返乡后的动态。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计划,为工业园新招员工及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及创业培训,从促进就业资金中及时安排2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及工业园区对接培训,已开展各类返乡人员技能培训26期,培训人员11296人,开展创业培训9期,培训各类创业人员1099人。
三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通过设立“返乡农民工服务窗口”、网上“远程面试”职业介绍、“就业直通车”以及送岗进乡、送培训下乡、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实现岗位快速对接,共举行专场招聘会63场,现场录用1.21万人。
四是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范围扩大到符合规定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所有从事合法经营项目的创业项目。目前,全市累计为193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小额贷款700余万元。
五是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为鼓励返乡农民工自谋出路、自主创业,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创办农村经济实体,开辟创业“绿色通道”。自去年10月以来,南昌市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重点从帮思想、帮温饱、帮就业、帮创业、帮维权等五个方面展开,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心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截至今年2月底,南昌市返乡农民工自发在本地再就业的已有1.98万人,通过培训机构实现再就业0.83万人,参加现场招聘会录用1.21万人,自主创业的有0.089万人,累计有4.1万人就地就近实现了再就业。
(记者 赖永峰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委书记张有会———
充分发挥优势 建设经济强区
天津市东丽区总面积478平方公里,其中有225平方公里规划为滨海新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泰达西区、滨海高新区、现代冶金区等重要经济功能区均坐落其中,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长城汽车等项目先后落户,东丽区已成为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发展的汇聚区,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东丽区提出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发挥优势,率先发展,做出了向百亿强区冲刺的战略决策。
第一,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结构。东丽区始终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规模企业、优势产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一是坚持现代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二是坚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三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第二,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东丽区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的基本途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了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第三,以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丽区按照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策划实施了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大项目、好项目,提升了产业结构。
第四,以板块经济实现集约节约发展。东丽区进一步明确了各经济板块的开发思路、开发途径和开发主体,理顺管理体制,提升各板块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全区各经济功能区重新进行了整合,确定了东丽经济开发区、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服务滨海经济功能区、军粮城工业园区、军粮城散货物流区、华明工业园区、航天航空产业区及金桥产业园区、街道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九大经济板块。
(记者 康 华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市长王玲———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近年来,荆门市抓住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的机遇,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10%、3%;实施重点循环经济项目44个,完成投资25.3亿元;综合利用工业固废273万吨,利用各类废弃物产生效益32亿多元,各类企业通过建立内部循环链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12亿元;吸引了李宁(荆门)工业园、中集(宏图)能源装备生产基地等近百个亿元项目落户。
下阶段,荆门市将继续全面落实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使之真正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减震器”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一是坚持从产业层面扎实推进。以集群发展为主线,培育和发展循环工业,培育产值1000亿元化工业、产值500亿元食品业、产值300亿元建材业、产值100亿元机电业、产值100亿元轻纺业等产业,并通过发展循环产业链把三次产业连接起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格局。
二是坚持从企业层面扎实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练好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内功。狠抓清洁生产,着力抓好企业内部“小循环”。狠抓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狠抓项目建设,今年力争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60个,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
三是坚持从地域层面扎实推进。深入研究市县之间、县乡之间的产业协作关系,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强产业配套和融合,促进产业链条式、集群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最优化、效益的最大化和竞争力的最强化,基本实现县域间的产业规划配套、循环配套。
四是坚持从政策层面扎实推进。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记者 魏劲松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市长陈云贤———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佛山是我国制造业基地之一,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未雨绸缪,提早动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较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目前,佛山已经形成以三方面为主体的结构优势。一是以工业实体经济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业、会展业、商贸业、金融业等具有风险抵抗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以本地民营经济为主体。佛山市各级政府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全市立足工业的民营企业占经济总量的57%,发展势头良好;三是以高端化、规模化经营为主体。佛山市近年大力培养规模企业,现在全市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约有1500家,1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约有250家,100亿元至1000亿元的企业有6家。
当前,贯彻落实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是佛山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佛山计划从如下三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大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佛山市仍将坚持按照“关闭一批、扶持一批”的方针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第一,坚决关停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第二,扶持陶瓷、家电等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延长其产业链条;第三,引进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平板、太阳能产业、光伏产业等高科技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二是狠抓自主创新不放松。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的主要出路在于自主创新,创新要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力推广佛同城化。佛山将与广州实现“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广佛同城化的示范作用。
(记者 喻 剑 邓海平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市市长张建国———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听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备受鼓舞。在过去的一年里,济南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17.4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01亿元,增长18.47%;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增长23.5%,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2009年济南将更加全面深入地落实好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中心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全力抓好投资拉动。今年济南市将安排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04个,总投资1661亿元,主要用于迎全运工程、基础设施及生态环保、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商业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要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再扶持建设1000个农家店。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繁荣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构筑“三三四”产业布局,做强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做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做优冶金钢铁、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新型建材四大传统产业,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达到500亿元。培育一批过百亿元大型骨干企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抓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实施100家龙头企业、100个品牌和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改革,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筹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第七届园博会和建设京沪高铁济南站为契机,完成比赛场馆、园博会场馆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搞好城市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调动各方力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投资35.3亿元为人民群众办9件实事。
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健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压缩各种行政开支,拓宽市民参政议政渠道,建设高效、节俭、透明、廉洁的政府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记者 管 斌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
增强产业发展支撑力和承载力
北京市通州区为确保实现今年目标,提出要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在增加产业发展支撑力上见实效;狠抓园区发展,在提高产业发展承载力上见实效;狠抓服务环境,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见实效。
抓好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建设。把抓大项目作为全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通过以商招商及专业招商、定向招商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快引进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高质量大项目,加快项目的引进签约、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加快提升大项目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集中力量加快园区和功能区发展。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一园区一特色”的要求,加快确定园区产业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园区良好的“硬”环境。着力培育优质企业,要求每个乡镇、每个园区年内都要有大项目签约落地。鼓励园区内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培育企业自主品牌,推动企业挖潜增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8个园区2009年预计完成税收20.3亿元,同比增加3.9亿元,增长24%,拉动全区税收增长5.3个百分点。
营造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良好氛围。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到全区企业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摸清底数,梳理问题,研究方案措施。在政策上,制定了《通州区促进产业发展暂行办法》,采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补助、财政奖励等多种方式,对新落户的企业或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形成新老企业合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局面。在服务方式上,建立促进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协调服务机制。
(记者 徐文营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抚顺市市长王阳———
抓住机遇谋发展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抚顺紧紧抓住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系列措施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推进沈抚同城化等重大机遇,以培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为支撑,扩大开放,坚定信心,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再造一个“经济抚顺”。
一是加紧建设沈抚新城。沈抚新城是沈抚同城化的支撑和核心,是抚顺未来发展的引擎。抚顺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突出水系建设和生态绿化,建设独具特色、有强大产业支撑的“水城”和“绿城”。
二是大力推进“两区两带”建设。在规划面积258.8平方公里的沈抚同城新区,重点推进总投资344亿元的50个工业、房地产及商贸旅游项目。
三是着力打造“两大基地”。千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能源装备和安全装备产业集群,今年计划引进企业200家,完成投资400亿元;千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将充分利用煤、油、电、钢、铝、铜、钛等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四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方式,落实奖惩措施,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五是发展民营经济。强化政策支持,搭建融资平台,完善配套服务,推进民企上市,扶持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六是做强服务产业。重点打造4个商务中心区,推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10大商贸项目建设。
七是繁荣农村经济。加大7个县区打造7大产业集群的力度,加快县城建设。
八是改善城市环境。加快浑河上下游8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大浑河沿岸的开发建设力度。
九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争实现普惠制培训2万人,实名制就业10万人,充分就业社区达75%以上。新建120处健身广场、10座文化站。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记者 李 巍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市长张作理———
全力实施城市转型
石嘴山市是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作为“一五”时期国家确定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进入21世纪,石嘴山开始实施城市转型战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确立了转型思路,即坚持以生态转型为切入点,撬动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
在生态转型上,石嘴山市走了三步棋:第一步是治污。经过对全市1500多家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关闭了118个环保条件不达标的小企业;搬迁93家煤炭加工企业,改造提升206个小企业,共计清理5500多万吨工业固体废渣,累计投入7.35亿元,完成污水处理项目643个;第二步是蓄水。为了不让雨水白白地流掉,全市协调各类资金1亿元,修建星海湖。另外,还修复建设200平方公里的湖泊湿地,大力发展水上种植、水中养殖、水上旅游等“适水产业”;第三步是造绿。在市区共建成50多条绿化街道,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6.7%,人均公共绿地达6.8平方米。
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市生态面貌发生根本改观。自2006年以来,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进驻石嘴山市。随着天地奔牛、中色东方钽业、英利特化工、阳光公司(1500万吨多晶硅项目)等一批控股参股及合资合作企业投产运行,石嘴山市完成了从煤炭加工业转为机械装备、新材料、能源精细化工业的产业转型。
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截至2008年底,全市为采煤沉陷区3万多名煤矿职工建设了100多万平方米新楼房,80%棚户区居民搬进现代化居民小区;为所有城镇困难群众解决了看病难问题;累计投资5亿元,建设及修复改造了十几所中、小学校园等。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