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逐渐将趋向整体信息化发展

2009-2-7 16: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钢铁行业本来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见长的。近十年来,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如板材的宽度、厚度、镀层和机械性能指标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客户需求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特点。这就对钢铁行业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数据中心每周热点文章
  新一代数据中心:让金融行业的冬天暖起来四大企业CIO谈如何“过冬”
  绿色数据中心若干问题的商榷Google发布最新IDC能源消耗报告
  为服务器存储找个家——IDC采购指南倡导绿色 未来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当家
  钢铁行业本来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见长的。近十年来,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如板材的宽度、厚度、镀层和机械性能指标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客户需求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特点。这就对钢铁行业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钢铁行业本来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见长的。近十年来,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如板材的宽度、厚度、镀层和机械性能指标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客户需求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特点。这就对钢铁行业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ES系统不可或缺
  在上述前提下,钢铁企业对用户需求的预测越来越困难,为了减少库存,节约成本,最有效的运作策略是将传统以预测为主轴的推式系统改为以需求计划为主轴的拉式系统。企业生产将减少预测性生产,变成主要按订单生产;生产模式也由过去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改变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模式下,企业的销售部门应该对生产部门的情况非常了解,掌握生产线的实时数据,避免签订不合理合同,避免出现合同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交货期根本无法保证等问题;生产调度人员要能够及时掌握生产的历史情况和现时数据,方便根据实际产能进行小订单合并,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计划,对生产部门进行科学的指挥与协调;而生产部门也需要及时掌握当前的各项订单情况、生产计划指令,能够快速准确地根据销售合同和调度计划安排班组生产。
  信息技术正在大力推动工业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革命。钢铁行业历来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在钢铁企业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都加强了基础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构架工厂级、公司级乃至集团级的ERP类管理系统。但由于计算机生产管理级的薄弱,形成了信息流的瓶颈,在生产管理与控制上还很大程度地依赖于经验,存在着信息不及时、生产与管理脱节、生产指挥滞后等问题。在过程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导致无法将管理同生产紧密结合,ERP等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ERP系统实施失败。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正是打通这一瓶颈不可或缺的手段。
  MES系统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内部物流的控制与管理、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等生产管理活动都在MES层完成。它接收ERP的生产计划、成本指标、能源计划等信息,并结合生产实际将这些计划下达给生产过程系统;根据生产现场实际,反馈生产完成信息和统计数据;对生产中的紧急事件,如设备故障、紧急订单等进行处理,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
  MES以经济指标为目标,不仅能处理原本难以处理的具有生产与管理双重性的信息,而且能起到将生产过程信息和经营管理信息进行转换、加工和传递的作用,是面向过程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经营管理的扁平化,MES正在成为企业实现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的有效集成,进行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的桥梁和纽带。
  钢铁企业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其系统结构已经逐步摆脱了完全按照物理层次划分并配置系统的传统模式,正朝着一种更加简单合理的整体信息化模式(ERP/MES / PCS)发展。
  整体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目前我国许多钢铁企业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建立较为完善的钢铁企业管理控制模型;建立体现以财务为中心、成本控制为核心理念的管理模型;建立按合同组织全过程生产和管理的信息集成模型;建立基于销售合同和市场预测混合驱动的生产计划编制、调度管理模型;按合同组织生产,实现在质量管理、计划管理、物料管理以及整个合同生命周期内的实时动态跟踪;缩短成品出厂周期以及生产周期,加快货款回收,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快速响应市场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方向,加快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最优化的管理,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钢铁企业的“销产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理想目标。
  通过实施整体信息化,企业集成了一级系统到四级系统所有的信息,可实时监控生产变动,体现了一体化的流程式企业管理思想,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各级实时交互的信息流、物流可以统一反映在该系统中,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使生产与销售更加紧密相联,建立起了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中间库存大幅度减少,同时减少了管理决策中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
  通过实施整体信息化,许多钢铁企业延续了40多年的多级财务变成了一级核算。销售、生产、技术质量也实现了一级管理,全面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用户服务水平。
  通过实施整体信息化,条条块块的信息壁垒和信息割据被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得到解决,在一个全面、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了信息共享。生产中的实时成本核算强化了财务的事中监控作用,销售、采购、项目管理和财务系统的集成强化了企业的资金管理。
  我国某钢铁企业实施整体信息化以后,货币回笼加快了3天,月财务决算由8天缩短到3天,月财务决算缩短到2~4天。所有的财务数据做到数出一门、一数多用,会计账目的真实性有了实质性的保证。质保书所需的参数均由系统自动收集处理,打印过程无需人工介入。炼钢化学成分由炼钢化验室自动上传,前后工序可实现共享,取消了传票。产品质量异常信息数据高度共享,计算机自动生成统计报表,结束了过去人工填写经常出错的历史。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使得客户资源和工艺规程数据库化,保证了企业的运行安全。
  通过实施整体信息化,企业全面加强了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据统计,实施整体信息化的钢铁企业生产周期平均减少了5天左右,准时交货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中间库存平均降低了20%~30%。企业信息化改变了过去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传统管理方式,使财务账目数据透明,使采购、计量、检验、销售价格政策等等运作手续固化,保证业务活动轨迹有可追溯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