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阵地”齐发力保增长

2009-2-6 17: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保增长”这台经济工作重头戏将在鹏城大地演绎得精彩纷呈。(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施 平 摄 
  在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语重心长地讲了这样一番话:“六个区及光明新区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重要‘枢纽’,是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和前方‘指挥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六个区及光明新区的工作实不实、成效明不明显,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全局。”
  在深圳改革开放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关键时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大框架下,深圳的六个区及光明新区如何找准各自的功能定位以及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化“危”为“机”“保增长”?这是牛年摆在各区领导人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路径一 抓转型,让“笑容”更加灿烂
  台湾商人施振荣曾创造性地提出一个著名转型定律:在整个产业链里,处在上游的研发和处在下游的售后服务,都有较高的附加价值,而处在中游的组装生产等工序则利润空间最小。这个产业价值链是个弧形,随着时间的演进,弧线会越来越弯,两头翘得越来越厉害。在图表上,如果把这三个点串起来,您就会发现一个形同微笑的曲线。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微笑曲线”。
  那么,对于深圳各区来说,产业如何升级?经济朝何处转型?尽管具体的实现路径也许各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的理念和思路是:要朝“微笑曲线”两端转,逐步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最终让深圳经济的“笑容”更加灿烂。
  福田区委书记、区长李平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危机”会产生“洗牌效应”,迫使一些低端企业关停并转,但也为福田高端产业发展腾出了宝贵的空间和资源,更有利于调整优化福田的产业结构;“危机”也能创造“机会”为辖区优质企业进行战略资源储备,实现低成本扩张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危机还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为福田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区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表示,担负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重任的福田区,将继续实施“腾笼换鸟”战略,打造“环CBD高端产业带”,重点扶持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对GDP九成来自现代服务业、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罗湖区来说,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经接近香港的水平,对深圳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大。有资料显示,罗湖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深圳全市GDP增长约0.3个百分点。为此,罗湖区委书记刘学强、区长鲁毅告诉记者,罗湖将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尤其是打造珠三角更紧密的城市群和深港更紧密合作打造国际大都会的“利好”,围绕“微笑曲线”的两端,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巩固和提升商贸、文化、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在为全市乃至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服务的同时,赢得自身的发展。
  南山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在深圳经济大局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区长刘庆生表示,坚决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继续实施“两轮两翼”产业发展战略、“三点一线一中心”商务业发展战略和大孵化器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高端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企业孵化器集群,激活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力。大力发展以港口和口岸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推动前海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和口岸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全力拓展高端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旅游产业,把南山建设成全市产业结构最优化的城区。
  外向型经济约占经济总量70%的盐田区,将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盐田区委书记陈治华、区长袁宝成告诉记者,港口物流、旅游文化、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是盐田区产业发展的四个轮子,高端化是其方向盘。今年将进一步加强区港共建,完善港口配套设施,推动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立足树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努力把盐田建设成为现代化高端海滨旅游目的地;立足上规模,努力使辖区成为占地少、污染小、效益高的总部经济首选地之一;立足创特色,以深圳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动基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作为深圳工业和加工贸易出口大区,宝安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近半壁江山宝安的发展牵动着深圳全局。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区长李文龙告诉记者,宝安要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的现金制造业、以物流业为重心的生产性服务业、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以创意设计为特点的文化产业、以品牌带动核心的优势传统产业力促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物流、文化和循环经济等高端产业。
  龙岗是承接特区内产业转移和深圳实施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重点地区,更是深圳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极其重要的战略支撑城区。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区长张备表示,该区要紧紧抓住深圳举办大运会的历史契机,坚持产业第一,抢抓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扶持服务好华为、比亚迪等一批重点企业,以及新天下、五洲龙等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科技企业,在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文体、旅游产业,注重发展海洋经济,为深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出新贡献。
  光明新区担负着“打造深圳新时期重要经济增长极”重任。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告诉记者,在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引进的同时,积极推进三大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还要抢抓深港创新圈发展机遇,实行有别于其他城区的“错位发展”,打造深圳的总部经济服务区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大力发展物流、会议、休闲等高端服务业。 
  路径二 抓创新,让“武器”更加锐利
  自主创新是深圳城市发展战略,也是深企应对全球金融海啸的最有力“武器”。
  为促进企业创新,福田区将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1亿元的创新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该区还将从深化改革、营造环境、人才服务、抢占高点等方面促创新。全面营造适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对辖区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给予有力的促进和保护。
  宝安区提出要强力推进自主创新,重点扶持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
  南山区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将全面落实行政管理体制和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举措,促进深港创新资源整合,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合作,共同参与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打造“深圳西部硅谷”,建设“深港创新圈”核心城区。
  在新形势面前,罗湖、盐田、龙岗以及光明新区也都纷纷通过政策到位、资金到位、人才到位、基础研究到位等举措,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城市战略,抢占应对金融海啸战役的制高点。 
  路径三 抓民生,让“家园”更加和谐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福田区今年将继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占总财政支出70%以上,重点解决中小学、6所医院及68个社康中心、社区公园、图书馆、文体场所的需求。
  罗湖将继续实施对老旧住宅区环境综合治理和引进物业管理,兴建2000套保障性住房,为低收入的市民家庭打造宜居环境。
  南山将紧紧围绕就业、就医、就学、保障、住房、出行等六个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深入开展“重民生、破六难”工作。
  盐田区以民生所需为导向,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12年义务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立足打造适宜人居的城区环境,大力实施生态改善“十大工程”。
  宝安区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公共责任,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向民生领域,努力扩大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龙岗区加快推进原村小均衡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24所原村小改扩建,全面启动22栋校舍危房改造,新增公办学位6900个,力争3年内完善街道、社区公共文体设施网络,确保今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0%以上投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
  光明新区将围绕产业配套和改善民生,加快一批事关新区长远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的商业、旅游、文化、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
  路径四 抓投资,让“马车”跑得更快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一个很重要的“助推器”。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国际市场、出口形势一时难以改变、而内需常态化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更加凸现。为此,市长许宗衡去年末在各区调研时特别强调,今年要确保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整体经济的拉动效应。
  为实现这一目标,福田区将积极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协助推进市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力争2009-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
  面对连续几年来辖内投资的负增长,罗湖区领导坦言:“今年罗湖将要‘亮剑’,市重大投资项目有26个,加上城区电网的改造投资,罗湖今年的总投资额将达到70亿元,实现近几年来的第一次正增长。” 
  南山区将在两年内完成500亿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将紧紧抓住前海保税港区和后海金融商务区建设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强力推进“口岸经济圈”和“大学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推进与香港在商贸、旅游、城市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盐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等事关城区长远发展的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85亿元。
  宝安区要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密切跟踪落实30个1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加紧解决用地、审批等问题,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龙岗区抢抓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机遇,强力推进地铁三号线、深惠路改造、大运新城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坝光精细化工基地、金融产业服务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00亿元。 
  光明新区对科学规划、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重大基建项目,通过优化服务、简化手续,尽快形成投资,成为对经济增长的现实推动,使新区成为全市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区域。今年,光明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30%以上。
  路径五
  抓服务,让“推手”更加有力
  经济危机,不仅倒逼企业升级转型,也呼唤催生“现代服务型政府”。
  新春伊始,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六个区及光明新区,“服务年”活动如火如荼地蓬勃展开。在中央、省市对提振经济打出各种“组合拳”后,纷纷推出一系列服务硬措施。各区主要负责人响应市委号召,突出发挥“看得见的手”在特殊时期的作用,纷纷深入企业和街道社区,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听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为企业服务,给企业撑腰,为企业解难”一时成为保增长促发展的最强音。
  ——福田区以全市开展的“服务年”活动为抓手,把政府公共服务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扎实开展“服务年”,该区利用每星期三“下基层日”,组织专业部门为企业集中宣讲政策优惠,在区和各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开设“保增长服务窗口”并出台帮扶企业22条措施,服务重点项目拉动投资。
  ——罗湖区以今年区委一号文件的形式推出保增长的33条措施,涉及投资、消费、企业融资、贷款担保补贴、创新奖励、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该区还成立了专项服务小组,帮助解决重点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并积极筹备设立行政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公共服务。
  ——南山区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企业发展的27条政策措施,从资金扶持、创新服务、实施人才保障等三个方面,提供高标准、高效能的政府服务,为企业“越冬、备春”雪中送炭、保驾护航。今年还将加强“绿色通道”服务工作,为工业50强、商业20强和房地产10强等区重点企业和市区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专项督办、全程跟进等贴身服务。
  ——盐田区同样以今年区委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保增长的22条措施,为辖区企业提供“雪中送炭”式的服务。同时,通过建立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设立“中小企业之家”,建立高端人才医疗保障制度,对高层次人才体检和医疗实施“绿色通道”和“优诊服务”。
  ——宝安区推出了“1+8”的区委区政府一号文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贴身贴心服务。该区建立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重点对全区工业50强、出口百强、民营百强、200家民营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跟踪扶持,全区确定2000家重点服务工业企业,建立起区、街道、职能局领导挂点负责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并计划重启外贸发展专项基金,扩大对外贸出口企业支持的规模和范围。
  ——龙岗区在已有的“3+1”方案基础上,又出台了保增长的23条措施。该区还创新政府服务内容和方式,强力推进“无缝隙政府”建设,着力打造工作和责任无缝衔接的高效政府,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光明新区则推出保增长、促发展的“十大措施”,在“服务年”向企业发布首份服务“承诺书”。
  “越是困难的时候,政府越要和企业站在一起,共渡难关。”党和政府心系企业,关爱企业,服务企业,令全球金融危机“寒冬”下的深圳企业感受到春天的“暖意”。
  鹏城春来早,牛年好耕田。人们有理由相信,2009年,“保增长”这台全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一定会在鹏城大地演绎得亮丽夺目、精彩纷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