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运”为嘉兴经济提速
2009-2-4 15:2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这一天我们等了两年。”得知杭平申线今年开工的消息,浙江嘉兴港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表示,嘉兴港粮食中转库及码头项目将因此提速。 昨天,记者从市港航管理局获悉,目前全省首条海河联运主航道——杭平申线航道嘉兴段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而该航道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嘉兴与杭州、上海的重要运输通道,全市1946公里航道也将由此找到“出海口”。
一个整合了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优势资源的“大水运”体系正加速形成,为面向世界的嘉兴经济提速。
据介绍,杭平申线航道嘉兴段全长112.97公里,主要由长山河、嘉于硖线于硖段、六平申线等航道组成。航道起点为杭申线(羔羊桥),终点为上海与浙江交界处(六平申线泖口),途经桐乡市、海宁市、秀洲区、海盐县、平湖市。整条航道底宽40米,水深2.5米,面宽60米,按照四级标准建设,通航500吨级。
“杭平申线航道嘉兴段建成后,将成为一条沟通嘉兴与上海、杭州的新通道,并与北部的杭申线以及乍嘉苏线等航道一起,形成一张覆盖全市各县(市、区)乡镇并贯通杭州、湖州等长三角城市和苏南地区的水运大网。”市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科负责人说,自古沿河而建、因河而兴的嘉兴,将迎来一个“大水运”时代。
据统计,目前全市基本建设所需建筑材料的90%、生产生活用煤的85%、石油制品的80%主要依靠内河航运完成。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突飞猛进的今天,嘉兴水运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承担着超过铁路、公路总和的现代物流货运量。然而,航道等级总体偏低、与海港外接不畅等问题,从整体上削弱了水运对嘉兴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在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步海兵眼中,杭平申线航道嘉兴段通航后,不仅能实现嘉兴水运主干航道与各经济区、工业区、主要产业所在地、生产区和消费区航道的成网直达运输,而且利用“前海(杭州湾)后河(大运河)”的区位优势,通过独山港区海河联运枢纽的建设,“嘉兴港的海运将与乍嘉苏线、杭平申线等内河运输成为一体,形成完整高效的江、海、河直达,区域成网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疏运体系”。
“现在杭嘉湖水运的运价为0.08至0.12元/吨公里,而公路运输为0.60元/吨公里左右。”浙江嘉兴港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依靠公路运输,码头的辐射半径只有15公里,而且费用昂贵;杭平申线航道的建设,将使嘉兴港成为离杭州最近的出海口并连接独山、乍浦、海盐三大港区。届时,背靠杭平申线的“大水运网”加上设计吞吐能力147万吨/年的嘉兴港粮食中转库及码头,将成为杭嘉湖地区粮食及散货进、出海上的高效中转站。
记者发现,杭平申线航道嘉兴段开工引发强烈反响的背后,是嘉兴高起点深入实施海河联运决策的“谋篇布局”:内河航运发展和其沿海港口发展规划融为一体,让嘉兴水运借此跨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滨海开发建设,统筹乍浦、独山、海盐三大港区资源要素,推进海河联运。有关人士就此评价,杭平申线航道嘉兴段实现了内河航道与沿海港口的优势资源整合和功能互补,让嘉兴成为长三角的现代物流中心;而渐成雏形的“大水运”亦将为嘉兴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