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羞涩 珠海怎当珠西"大哥"?代表委员纷纷支招

2009-2-28 5:2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对于珠海大发展面临的资金窘境 
  有一句谚语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为在外游子面临年关时自嘲心态的生动写照。但当金融海啸来临,政府和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局面,就不能如此释然了。《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将珠海定位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大发展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因此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珠海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之一,2009年的珠海将如何解决资金窘境?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
  招式1
  “大项目”做融资王牌
  委员刘芳认为,珠海目前上马的基础建设重大项目多,个个都是命运工程,个个又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珠海非常强的优势就是重大项目的推进能力、项目公关能力,但项目建设开发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她在发言中认为,同周边地区相比,珠海最大的特点是资源优势,如果优质项目就是优质资源的话,珠海的优质资源存量大就说明珠海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因此珠海要利用优质项目来做文章,不能等有了资金才建设,应综合利用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股权募集等融资工具筹集建设资金,并做到各种渠道资金在时间和规模上的有机衔接。
  “一定要树立以项目为先导的意识,树立有优质项目自然就会吸引来资金的观念,具体思路是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土地开发结合起来,利用土地的期权效应,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不要只依靠银行贷款。”刘芳建议说。
  学者点评:“不能作为主要融资手段”
  然而针对委员刘芳建议,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经贸学院副院长张耀辉持谨慎态度,他表示:“在通过大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层面,该委员提案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把大项目作为主要融资手段,并不可行。”
  张耀辉说,珠海的经济总量不够,大家都很着急,所以很容易想到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但大项目本身并不具备融资效应,它最大的作用在于投资所带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并改变市场要素构成结构,虽然客观上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反应在产业转移上有负面影响,珠海的大物流必然会刺激高能耗企业的进驻,并使珠海成为一个大物流城市,这与珠海长期的定位是不符的。
  “国家客观上有要求珠海成为连接港澳的物流基地,因此大项目不能放弃,但也不能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珠海还是应该走集群式发展道路,从基础做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何况,大项目到底能带动什么?我们并不明确。”张耀辉说。
  招式2
  中小企业上市也是融资途径
  通过大项目融资扩充财政资金,拉动珠海经济增长自然无可非议,但有不少人大代表却认为,应着重眼前,解决珠海目前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难点,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应着重全力支持自己的企业“杀出一条血路”来。数据显示,珠海中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共有6万多家,占珠海GDP的85%左右,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一份人大代表的议案中,记者看到该代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忧心忡忡: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社会担保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自身局限性太大,融资方面难以突围。“中小企业的业融资难、用地难、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该代表写道。
  对此他建议,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直接融资市场,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要积极申请创业板上市,这样可扩大融资渠道。在政府的支持力度上,应成立以副市长牵头的“中小企业上市筹备委员会”,并制定切实的激励政策,力促企业上市。
  学者点评:“这个建议思路是对的”
  珠海华南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杨正浒对此持支持态度。“一般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部分,直接融资是指募集股份等,间接融资指向银行贷款等,这个途径很多,珠海市政府也一直在着力探索,代表的议案顺应了政府目前的发展方向,更为具体,是可行的。”
  杨正浒强调,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目前在深圳已经大范围推行,珠海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从经济学者角度来看也是值得推广的。另外,市经贸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说,珠海目前探索最为成功的模式为“四位一体”融资模式,解决了一大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面对金融海啸,突围的主体还应该是企业,政府部门起到的是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凡对发展经济有利的事情,包括经贸局在内的政府部门都会全力支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