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利润源” 来自供应链管理

2009-2-28 5: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供应链管理软件行业有影响,但我坚信是一个正向的影响“。1月初,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在其2009年度”加速度“战略发布会上表示。
作为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2008财年,博科资讯的业绩实现了60%的增长,2009财年,沈国康的目标是实现100%的增长。
在沈国康看来,管理软件行业的重灾区是珠江三角洲,该地区制造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比较高,所以会影响到相关的软件企业。但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其他地区的企业而言,沈国康说:”环境艰难反而会激发管理效力,2009年有望成为提升中国企业管理质量的关键年。“
挖掘第四利润源
”如果中国的物流成本降低到日本的物流成本水平,每年将带来2.5万亿元的利润。“ 沈国康一再强调。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BardoworldOptimus的调查结果,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总量的20%左右(中国的有关统计资料在18%~20%),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总量一般在10%左右。中国2007年的GDP是25万亿元人民币,10个百分点就是2.5万亿元。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这2.5万亿元就会变成利润。
”深海物种在黑暗中自己发光,极地动物本能御寒,这是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演变结果。“沈国康说:”而既能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自我炼造,又能在良性的氛围里未雨绸缪,是企业实现长赢的"饥渴管理"方式。供应链管理软件等是固化"饥渴管理"的重要工具。“
”饥渴管理“模式在危机来临中,优势凸显。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丰田。凭借精益制造的管理理念,丰田在金融危机中反而创造了165.4亿美元的净利润,丰田的出色表现昭示出一种有别于以往管理的提升路径,其目的很明确,即最大程度地寻求供应链协同,追逐第四利润源。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一贯通过降低物质资源消耗、控制劳动成本、节省传统物流费用获得”第一、第二、第三利润源“,因此,相对于日本企业而言,中国企业在”第四利润源“上更是有潜力可挖。
”金融危机触发了中国企业对"饥渴管理"模式的需求,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是未来中国企业提高第四利润源的不二之选。“沈国康说。
SCM春天将来临
沈国康认为,目前,中国企业提升营运收益的诉求正在从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先进的机械和设备转移到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信息化上,包括内部经营资源配置的管理信息化ERP和外部营运供应链的管理信息化SCM。
”在其他领域遭遇寒冬时,SCM的春天来了。“沈国康说,”目前,ERP提升收益的边际效益指数为30%,SCM提升收益的边际效益指数惊人地达到了60%。“有关数据印证了沈国康的观点,在经济增长缓慢阶段,87%的管理者认为实施积极全面的供应链管理是最重要的企业战略,71%的企业管理者正在身体力行。
在沈国康看来,眼下鱼目混杂的SCM厂商在未来3年中将出现整合,上千家SCM厂商将仅仅剩下10家,其中具备竞争优势的也将不超过5家,一批厂商将因为缺乏持续创新的竞争优势而被淘汰,还有一批厂商将不再靠模仿创新而生存,山寨版的SCM厂商是未来淘汰的主流。
2009年,博科将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双管齐下,以加速度超速发展:在渠道布局上,为伙伴创造更多的代理空间,推出面向渠道商、面向中低端市场的”星“系列产品。
在产品研发上,博科继续在物流供应链优化方案的领域投入人力和财力,同时兼顾审计和ERP,实现产品布局的全面加速度发展。
在业务拓展上,博科继续完善从产品销售导向转向了行业经营导向,从单一的产品供应商转向成为完整的IT资讯、销售、实施与服务提供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