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布局 提升档次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

2009-2-27 4:5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徐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月5日经市政府批复,正式开始实施。该规划由市经贸委和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共同编制完成,规划期为2008年至2020年,规划对象为徐州城区内的商业中心、商业街、批发市场、物流基地、零售网点以及辅助商业网点,包括宾馆、餐饮、生活服务等,规划空间范围以城区为主,总面积约1160平方公里。这一规划的编制实施,对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设、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月24日,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对这一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建设2个市级商业中心
  规划提出:至2012年、2020年,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850亿元、2600亿元,每千人拥有商业零售和生活服务网点营业面积分别达800平方米、1000平方米。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30%以上和50%左右。
  规划建设2个市级商业中心:老城区商业中心和新城区商业中心,形成城市商业体系的两个核心,构成“双核联动”之势。
  [解读]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物流业发展令人关注。建成区域性现代商贸都会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必须找准着力点,按照规划,这一千亿元产业将在新一轮的整体布局中实现飞跃。
  中心商圈辐射淮海经济区
  规划对彭城广场商圈进行改造和扩建,增加建设新的大型零售网点和宾馆、酒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确立其淮海经济区“第一商圈”地位,将老城区商业中心打造成面向徐州都市圈、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复合多功能区域性中心商业区;将新城区商业中心建设成为以商务服务为主,各项综合服务功能齐全的中心商业区。
  淮海广场商圈和人民广场商圈,要在业态与功能上和彭城广场商圈形成一定差异与分工。增强城北与城南区域的商业服务功能。
  [解读]虽然徐州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淮海经济区第一零售商业中心,但是商贸业流通组织结构还不尽合理,尤其是老城区传统商贸业还需要现代化改造和提升,补齐“短板”。
  改造新建19条商业街
  规划建设19条商业街,其中11条位于老城区,2条位于新城区,2条位于铜山片区,2条位于贾汪区,2条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老城区及贾汪区的商业街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新城区、铜山片区和徐州经济开发区的商业街结合区域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和建设。
  完善提升淮海路综合商业街、中山路综合商业街、户部山传统文化休闲步行街、大同—中枢商业步行街、和平路综合商业街等商业街。
  [解读]商业街区在商圈打造、业态提升、项目引进、市场做强、行业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可以塑造城市新标志、新亮点。
  批发市场物流基地相对集中
  加大市场集聚发展和资源整合力度,引导食品蔬菜、汽车及配件、建材装饰等向东三环市场带集聚,煤炭、钢材、家具、五金等向沿运河市场带集聚,提高两个市场带的市场集聚度。
  近期重点规划5个物流基地,即徐州经济开发区生产物流基地、新城区生活物流基地、九里综合物流基地、港口综合物流基地、临空综合物流基地,构建徐州市现代物流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格局。
  [解读]徐州必须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持续推进现代物流项目,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努力构建全国一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使徐州真正成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实施景观区商业规划
  规划提出,建设与景观区相适应的商贸、旅游、娱乐及休闲项目。城区内景观区商业规划主要包括黄河故道景观区、云龙湖景观区、九里湖景观区和汉文化景观区4个部分,并根据功能差异设置不同的商业网点及设施。
  [解读]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建设和完善城区风光带和景观区,保护故黄河、云龙湖和九里湖等自然景观,既凸显地域特色,也可大力促进旅游业繁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