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筑钢市“寒意”渐消

2009-2-27 4: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刘月菊
    近期,国内建筑钢材市场有止跌迹象,但市场心态复杂,报价比较混乱。销量较前期有一定的增长,但低于社会库存的增长幅度。供需矛盾依然是决定后期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遭遇了近半个月 “倒春寒”的国内建筑钢材市场,近日终于有了止跌的迹象,价格开始试探性上涨,但报价比较混乱,市场心态复杂,大多数钢贸商对后市充满信心,有些则较彷徨,需求依然令人失望,又令人期待。
市场价格开始止跌
    本报特约观察员马召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明显比上周好了很多,他告诉记者:“现在石家庄市场建筑钢材价格已经止跌,多数商家报价或平或涨,但报价比较混乱。Φ6.5~10mm高线主流报价为3630元/吨左右,盘螺主流报价为3730元/吨,Ⅱ级小螺纹钢的主流报价为3750元/吨,Ⅱ级大螺纹钢的主流报价为3650元/吨,Ⅲ级小螺纹钢的主流报价为3850元/吨,Ⅲ级大螺纹钢的主流报价为3750元/吨。”
    天津国际金属物流园区现货区业务经理吴禧告诉记者:“现在天津市场建筑钢材价格不稳定,有涨有跌,基本呈低位震荡状态。邢钢、龙钢产高线市场报价为3500~3700元/吨。”
市场心态复杂多样
    马召峰说:“近期钢贸商心态比较复杂,特别是前期低价销售的公司,售价纷纷向主流回归。市场表现混乱,低价资源几乎绝迹。一些对后市有信心的商家开始觉醒,将报价尝试拉高,导致各品种价格相差悬殊。询问有没有下浮的余地,很多经销商回答,没有下浮空间,说不定还要涨呢。也有少部分心态彷徨的商家报价较低。总体来说,采购商较难采购到低价资源。”信心体现在价格,却被消磨在需求。“因为报价混乱,用户采购的积极性不高,那些高报价格的商家几乎没有成交。整体出货情况较逊色,销量没有呈现应有的放大,也许回暖还面临着需求的考验。”
供需矛盾依然凸现
    马召峰说:“现在市场交易清淡,成交量较前期有所放大,但相对库存来说,显得还是太小了。现在市场库存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石家庄市场的库存在3万吨左右,比前期增长了一二千吨。虽然需求也在小幅增长,却低于库存的增长速度。”
    吴禧经理也说:“现在天津物流园区的库存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与上月同期相比,增加了19.3%,出库量与上月同期相比,增加了13.8%。库存量增速要大于出库量增速。”
    在谈到供需失衡的原因时,马召峰说:“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启动比较慢,对于目前的反弹走势能持续多久,还是要看近几天的成交情况,下游需求,工地的开工多少、开工的早晚,以及国家基础建设的启动情况。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对建筑钢材市场的影响很大。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还不会完全释放,真正释放估计仍需一段时间。”
出口形势非常严峻
    吴禧说:“现在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出口订单非常少,只有一些与国外有常年业务往来的大的商家,或自己单位在国外有工程的才有业务。一般单位只能是出口转内销。而钢厂的产能并没有减少,需求启动缓慢,造成社会库存增加,增加了国内市场的压力。”据统计,今年1月份钢材出口量为191万吨,同比减少222万吨,下降53.8%;环比减少126万吨,下降39.7%。
钢贸期货提振信心
    在谈到钢贸期货时,马召峰和吴禧都认为,在期货市场推出初期,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从长远看,随着钢厂、钢贸商认知度、参与度的加深,将有利于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市场秩序,减少钢贸商的亏损。但短期内,有利于市场提振信心。从这一角度来看,螺纹钢、线材期货的推出,有望加速国内建筑钢材市场结束盘整期,摆脱疲软、低迷的运行格局。
    马召峰说,“近期,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仍将震荡盘整,继续探底,夯实基础。只有需求大幅增长,库存得到消化,供需得到新的平衡之后,市场才有可能逐渐走好。预计在3月份,建筑钢材市场有望结束震荡盘整,逐渐走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