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民族品牌

2009-2-25 16:0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实习记者刘泽强
    “看到国务院出台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规划,企业是非常高兴的!”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总裁曾光安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 “前几年国家一直在倡导这件事,但是没有具体的行动和鼓励措施,这次是比较具体的,也是比较及时的。国家能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立足于未来竞争的角度来制定规划,对于加速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力发展民族品牌
    工程机械属于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工程机械,特别是大型工程机械也是我国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因为目前我国有很多要用到大型机械设备的领域,包括大型工程、矿山等行业,我国的民族品牌接卸装备还处于劣势地位,基本上还是以进口为主。
    作为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柳工一直致力于发展大型机械设备,力图改变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民族品牌的弱势地位。曾光安说:“振兴规划为我们进行战略规划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政策依据,这应该是鼓励企业向大型工程机械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可以看出,曾光安对振兴规划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认为这次规划明确了产业战略方向,是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型工程机械发展的长远保障措施。他说: “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配套产品是制约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关键瓶颈。如果国家未来在这些方面加大投资,肯定会改善我们在基础零部件落后、依赖进口的局面,而这对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将有很大的帮助。”
    而对于规划中提到的,国家将出台使用国产首台 (套)大型装备风险补偿机制,曾光安说: “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使我们企业敢在研发、制造等方面投入。过去客户不用国产机械,是因为担心质量不好,出了问题怕影响很大。风险补偿机制也让客户敢使用国产机械。”
产业整合迫在眉睫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数量相对比较多,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和资源耗费比较严重,这极大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对此,曾光安也表示,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更详细的措施,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去兼并、收购部分中小企业,或者是大企业相互融合,这样就有利于产业更加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以提升效率,减少内耗。
    “这点对柳工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大企业的合并、联合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如果能把这方面消除,就能把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我们希望中央能够出台一些补偿政策,或者是由行业协会发布一些协调机制或者促进机制,可能更有利于实现结构调整。”曾光安说。
鼓励企业走出去
    对于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曾光安说: “信贷支持装备产品出口,其实还是一种传统的提法,实际上其核心问题还不光是出口问题,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进行国际营销,不应当是简单的出口贸易。”他认为,国际营销是要把产品技术、服务、营销网络建立到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市场上去。这也是柳工过去五年一直努力的,投入非常巨大,风险也比较大,但从整体上来说运作是比较顺畅的。
    曾光安认为, “走出去”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打造国际品牌,建立国际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二是要鼓励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投资建厂,甚至于兼并收购。
    “开始总是要有失败和挫折的,如果国家不支持,一般企业就不愿意做。要加强支持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国际营销、国际制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来做强做大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曾光安告诉记者。
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振兴规划里谈到产品标准体系的完善问题,作为企业也是非常期待的。”曾光安表示。实际上柳工在国际化运作中,也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柳工每年都参与国际ISO标准的修订。
    “在国际上,标准实际上是保护国家产业的一个屏障,比如我们的产品卖到欧洲,就要进行CE认证。许多发达国家都设计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在这方面,国家可能要花大力气去做。第一,中国的整个市场,产品需要一个有特色的标准体系;第二,有一个认证体系,就保护了本国的一些产品,让国外的产品在中国境内尽应有的社会责任。”曾光安说。而关于如何建立这些标准,他表示,应该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因为装备制造业的主体是企业。
    最后,曾光安向记者表达了他对落实这一振兴规划的希望。他说: “整体上,这个规划的创新点还是很多的,关键就是规划的具体细节和将要实施的一些支撑政策和法规,如果配套措施齐全了,那么从中央到地方就能够有效地实施,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应该是迎来发展的新的春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