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

2009-2-24 1: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据湖北商务之窗消息,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205.7亿美元,同比增长38.4%,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1.8%,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4.7个百分点;进口89.7亿美元,同比增长34.3%,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5.8个百分点。全省外贸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国际形势跌宕起伏,我省外贸出口前扬末抑 
  2008年,我省对外贸易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三季度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逐步加深,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接近年末时,出口增幅急剧下降。 
  1-10月,我省每月出口增幅都在40%以上,尤其8、9、10三个月单月出口额均突破11亿美元,增幅超过50%,创历史新高。11、12月,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影响毕现,我省出口增幅剧降,末两月当月出口增幅均在3%以下,进口增幅分别为-3.5%和-11%,连续负增长。 
  2.六大类商品均保持增长势头 
  机电、化工及钢材类产品是我省出口的主要拉动力量。2008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50亿美元,同比增长45.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化工产品出口1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6%;钢材出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79.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4.6%。重点机电产品中,船舶出口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7.6%;显示器出口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1%;汽车及零部件出口5.8亿美元,同比增长73.5%。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2亿美元,同比增长46.5%;纺织服装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出口总额的13%;农产品出口6.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出口总额的5.4%。 
  3.出口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重点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2008年,我省发生出口实绩的企业有2259家,比2007年增加185家。其中,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89家,累计出口99.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5.7%;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12家,累计出口86.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4.7%。出口过亿企业达到9家,分别是武钢国贸(12.1亿美元)、长航集团(9.3亿美元)、冠捷显示(7.8亿美元)、名幸电子、沙隆达、兴发化工、大冶特殊钢、新冶钢和东风汽车,累计出口38.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2.9%。 
  4.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主导地位,其它企业出口强势增长 
  2008年,我省国有企业出口45.7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9.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6.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2.7%;其他企业出口32.3亿美元,同比增长62.3%,超过全省平均增幅20.5个百分点。 
  5.加工贸易增速略低于一般贸易 
  2008年,我省一般贸易出口81.4亿美元,同比增长40.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0%;加工贸易出口29.8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5.7%,出口增幅有所回落;其他贸易出口4.7亿美元,同比增长4倍,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 
  6.对传统及新兴市场出口全面增长 
  2008年,我省对亚洲出口54.1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6.7%,其中,对香港出口9.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对日本出口5.5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对东盟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79.7%;对欧洲出口30.3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6.2%,其中,对欧盟出口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对北美洲出口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1.4%,其中,对美国出口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对拉丁美洲出口10.4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对非洲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45.9%;对大洋洲出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84.4%。 
  7.武汉市出口保持龙头地位 
  2008年,武汉市出口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9.6%,引领全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武汉市继续保持出口龙头地位的基础上,一批市州外贸出口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省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市州有13个,比2007年增加1个。 
  宜昌、黄石两市分居全省出口榜第2、3位。宜昌市出口9.1亿美元,同比增长48%;黄石市出口7.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 
  8.进口仍以机电产品和矿产品为主 
  2008年,我省机电产品进口49.2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占全省进口总额的54.8%;矿产品进口2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占全省进口总额的31.1%。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不利形势,我省2009年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形势错综复杂,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2009年,制约我省出口增长的因素显而易见:一是全球经济发展滞缓,美、日等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甚至出现负增长,国际性企业裁员增多,居民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外需随之减弱,出口压力增长。二是国际市场上重要大宗商品出现剧烈的波动,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与2008年上半年的高水平相比,跌幅均超过60%。这种价格震荡严重冲击了我国生产企业特别是钢铁、化工等上游龙头企业,高价购进的原材料需要消化,而产品价格明显下降,生产成本相对大幅上升,产品销路萎缩,外销订单减少。三是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磨擦有所增加,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给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增加了难度。四是2008年出口增长因素中包含了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两个因素。现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人民币汇率趋稳,出口产品价格也相应降低,因价格、汇率引起的名义增长率不复存在。 
  但是从全局来看,我省对外贸易发展也面临着较多有利因素: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联合拯救世界经济的共识增强,国内各方面均高度重视外需,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有利于对外贸易的良好氛围回归。二是财政支持力度加大。2008年以来,国家取消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4次大面积调高出口退税率;有关外贸的激励措施增加,奖励力度加大;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全省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大招商活动项目和完善配套环境并将出台一系列出口鼓励政策,这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调动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三是利息下调,银根放松,出口企业资金状况好转。四是3年多的持续稳步升值后,汇率有止升动向,有利对外报价,开拓国际市场。五是国家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措施有所转向,体现了保出口促增长的政策意图。六是武汉保税物流中心获批成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