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原则助企业纾解出口成本压力

2009-2-24 1: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去年以来,诸多因素的叠加让我国企业出口利润急剧下滑。但是在很多外贸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仍有外贸企业将利润率提高到30%以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法宝可以借鉴?
  第一,苦练内功,控制经营成本。
  从以前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型经营模式发展。如一家企业原来每个月有近5万元的邮递费,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让邮递费下降到4万人民币。这些措施包括:进行有效的登记核查,集中合并,减少邮递邮件数,杜绝快邮公司多报邮件数量、夹带私人邮递物品的现象;与快邮公司协商调低邮资,有些样品、船样通过拍照用电子邮件代替实样;平时联系客户尽量通过免费的即时通讯方式等。总之,从工作细节入手,就会极大地降低运营开支。
  第二,拉直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
  例如一家企业的许多欧美客商都是透过新加坡、香港、台湾的中间商来进行交易的,中间商盘剥去相当大一部分利润。通过几年的生意往来,该企业与终端客商沟通已无障碍,在处理好与中间商关系的前提下,他们开始与终端客商直接贸易,这样大约可以提高3%~5%的利润率。
  第三,增强议价能力,增加特别条款。
  一家企业在与外商签署合同时,在单价方面加了个特别条款:单价要根据某个期货市场的某种商品在某个时点的价格来确定最终的结算单价。当然人民币相对美元不断升值,作为一个报价的参考因素,也必须考虑,写进贸易合同中去,如未来3个月人民币升值几何几何,出口单价将增加多少多少。合理的诉求将是双方执行合同有力的基础。据该企业的业务人员介绍,人民币升值20%,企业的出口报价也能随之提高10%左右。
  第四,要善于利用结汇银行各项贸易融资产品。
  对于T/T项下的出口单子,可以向银行申请出口商票贴现业务。货物出口报关之后,凭着海关出具的出口报关单、发票、提单及合同的复印件向银行提出贴现申请,一般可以取得发票面值90%的额度。贴现之后马上结汇成人民币,将未来T/T收到的货款用于归还银行的贴现本息。银行一般最长可做90天以内的商业发票贴现,当然银行会要求出口企业提供相应的抵押品,以取得银行的授信。
  对于信用证项下的出口业务,即期的可以在向交单银行提出做押汇,提前结汇,不要再等7天到半个月收妥后结汇。对于远期承兑信用证,可以做福费廷,将经开证行承兑后的汇票无追索地转卖给世界各大银行,提前收汇,提前结汇。
  总之,为了满足出口企业尽早结汇的需求,各大国际贸易结算银行都推出了许多针对不同结算方式的结算融资产品,企业的做法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应变。
  第五,抓住机会,选择多种结算货币。
  外贸界有一种惯性思维,贸易结算货币紧紧盯牢美元,因为汇价较熟悉,结汇成本好计算,这样报价也方便。不过,现在可要改一改这种惰性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利用我国产业调整及外汇储备中结构调整的契机,很多币种都是可选的结算货币。当然,由于国际金融形势近期变幻莫测,欧元、澳元等货币起伏较大,具有一定风险,因此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
  第六,合理利用银行保障交易。
  要善于利用各个商业银行要抢生意的档口,合理地要求银行降低结算手续费,优惠结汇价等,从而降低本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利润率。
  此外,由于目前国际金融动荡,许多国外公司、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大打折扣,无力支付进口付款,就在信用证项下进行无理拒付,所以近来应该重视外贸的制单质量,完全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出单,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另外,要尽量采取信用证的结算方式,毕竟这样的交易有银行有条件的背书,保险系数要比T/T、D/A、D/P所体现的纯商业信用要高些。
  第七,做好预案,应对变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在出口货物出口报关前,就做好二手准备。如果货物到达进口商,进口商不提货,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是将货物转卖给另外的客户呢?还是要船运公司拉回来?或暂时存放在保税区仓库?如拉回国内做内销,内销渠道怎样?只有掌控一切,风险才能有效降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