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口岸升级拉长水运“短腿”

2009-2-22 11: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春伊始,位于射阳河和通榆河交汇处的阜宁港汽笛声声,礼炮齐鸣,“国家二类水路口岸”阜宁港正式开港。该港作为阜宁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拥有660米长杂货、散货码头和1000米长寄泊区驳岸,以及集装箱和仓储等设施,对完善物流体系、促进工业化提速将产生积极作用。 
  阜宁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华东最大粮食集散地古河粮油批发市场,里下河地区出海通道射阳河贯穿县境直注黄海,串场河、通榆河沟通南北直抵长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加快物流业建设作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先后培植组建了协力储运物流中心、邮政物流公司等10多家骨干物流运输企业。为拉长水运“短腿”,县里加快发展内河港口物流经济,投资8000万元兴建阜宁港及配套服务设施,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上千万吨。同时,在阜宁港、沿海高速连接线道口建立物流集聚区,在澳洋工业园、益林火车站建立物流园区,争创1家省级、2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阜宁县二类口岸设立后,3年内外贸总量将超过25万吨,并将以20%的速度递增。全县每年仅进出口货物的运输成本就将节约1600万元左右,仓储成本将节约30万元左右,二次拆拼箱及其装卸作业成本将节约70万左右。不仅如此,由于避免了二次装卸作业,减少了货损,全年可节约物流成本3200万元以上。随着区域物流成本的降低,必将促进原有外贸企业加快发展,吸引新的产业进入,有利于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