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施建设为基点,加速发展现代粮食流通

2009-2-19 18: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快速融入国内、国际粮食流通大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粮食资源的配置,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在国家粮食局的指导下,江苏省粮食局加快全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加速发展现代粮食流通,提升了仓储设施水平,取得了较大成效:

  建设力度逐年加大。随着历史“三老”遗留问题的基本解决,我省各级粮食部门抓住国家加大支农惠农政策以及支持粮食现代物流建设和粮库维修改造的机遇,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步伐。近三年来全省用于新建粮库投资分别为1.3亿元、2.5亿元、8.4亿元,建成仓容达29.1万吨、44.5万吨、133.67万吨。同时加大全省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力度,近三年投资分别为0.63亿元、1.16亿元、1.19亿元,大修仓容达67.3万吨、161.8万吨、159.4万吨。随着建设力度的加大,近三年来全省有效仓容量稳步增加,2005年为1126.2万吨,2006年为1329.5万吨,2007年底已突破1500万吨,达1503.3万吨,仓容总量与全省粮食总产量比例已达到1:2,基本能够满足全省粮食收购、储存、中转的需要。

  整体布局更趋合理。我省苏南地区已成为粮食主销区,其经济基础较好,仓容相对宽裕,粮食流通的重点是市场保供。苏中、苏北地区是粮食主产区,其产量已占全省的75%以上,但仓容相对不足,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的压力较大。销区结合成品粮油批发市场,每个市、县基本建成了以城市粮食保供为主的储备中心库;产区加快收纳库的维修改造,中心储备库的功能完善,每个县(区)都有一个仓容在0.5万吨以上的集收纳、储备为一体的中心粮库;我省苏州、宿迁、淮安、靖江、昆山、宝应、洪泽、盐都等市、县(市)已建成了集仓储、加工、批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通过几年的持续建设,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港口库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为龙头、中心储备库为骨干、一线收纳库为基础的粮食仓储体系。

  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新建粮库广泛采用了三批国债项目建设标准,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各项新技术、新装备,促进新建粮库的各项功能基本达到信息化、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的要求。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606万吨仓容装备了粮情测控系统,442万吨仓容装备了环流熏蒸系统,1297万吨仓容实现了机械通风,其仓容量较“十五”期末分别提高了56%、53%、45%;共有输送机、堆粮机、清理筛、汽车衡等设备11255台,较“十五”期末增加39%;检验仪器14443台,较“十五”期末增加18%。

  流通效率大幅提升。仓容量的增加促进了全省粮食购销量的稳步增加,近三年全省购销总量分别为2020万吨、2155万吨、2704万吨。良好的设施、设备加快了粮食流通的速度,大中型粮库粮食流通“四散化”率已达70%,全省跨省粮食流通量已稳定在1600万吨以上,近年又呈增长态势。企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全省购销企业于2007年实现扭亏为盈,当年实现盈利1.7亿元。

  近年来,我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促进了全省现代粮食流通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优势,挖掘潜力

  应对竞争,迎接现代化,必须先找出优势,把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省粮食流通业的发展奠定了八个方面的优势。区位优势:我省位于全国粮食产销过渡带,省内产销区位明显,长江以南面对华东大销区,长江以北地区背靠华中、华北及东北大产区;交通优势:我省交通发达,特别是水路运输成本低,全省粮食通过水路运输比例达60%;经营优势:我省是全国粮食经营贸易大省,省内、省际、国际粮食年贸易量超过3500万吨;粮源优势:我省粮食总量稳居全国前五位,优质红小麦和优质粳稻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市场优势:我省粮食消费量大,消费水平较高,粮食批发、零售交易量大。改革优势:我省是最早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省份之一,三老问题已基本解决,为企业轻装上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还有投资优势和人才优势。以上优势为我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各地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大力挖掘内在潜力,快速推进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建设。

  二、明确方向,规划引导

  作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粮食仓储业不能独自为战,需要与粮食流通的收购、中转、加工、市场等环节联系起来,必须与粮食现代流通发展统一规划,统筹实施。2005年我省发展改革委、粮食局与南京财经大学共同着手编制《江苏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上半年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了省政府,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后下发。《规划》明确,各地应围绕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两纵两横”(两纵:京杭大运河、沿海走道,两横:长江沪宁沿线、陇海铁路线)、“四大枢纽”(南京、南通、连云港、徐州)与“八大节点”(省辖市)总体布局,在粮食主产区,做强做大若干股份制粮食购销企业,新建和维修的仓储设施要逐步扩大散粮收购量;在交通枢纽地区,选择一批基础设施较好的企业,加快完善“四散”作业设施,大力发展散粮运输,提高其辐射功能,发挥粮食集散地作用;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建立区域性粮食物流园区,发展区域粮食物流,并积极搞好连锁配送、期现货贸易等多种经营业态。全省要用3-5年时间建设起以“产销一体、节链网络、骨干四散和特色明显”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粮食物流业,把江苏建设成全国粮食物流的重要通道和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枢纽。

  三、用好政策,多方借力

  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大、利润率低、回收期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较为重要。在制定我省《粮食现代物流规划》时,规划组成员多次到实地调研,听有关市、县对规划方案的意见。《规划》完成后,邀请国家粮食局、南京大学、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中粮集团、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以及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规划进行评审,听取大家的意见并认真进行了完善。各地粮食部门制定本地项目实施方案时,征求和听取各方面意见,有些地方还组织相关人员在项目实施前多次到上海、浙江等地进行调研,吸取兄弟省、市建设粮食现代物流项目的经验,集思广益,少走弯路,确保建设一个项目成功一个项目,避免投资的浪费。

  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加大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省发委改革委积极协助我局做好物流规划编制,与我局共同筹措规划编制经费,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规划实施。我省现已建立了粮库维修的长效机制,省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省粮库维修。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把粮食仓储、批发市场等物流设施纳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新建地方储备粮库参照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建设给予减免税费,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新建、修建粮库的资金支持。广泛招商,多元投资。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只能起引导作用,在市场化体制下,必须以市场方式多方筹集资本,才能保障项目建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省各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大力引进境外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粮食现代物流建设。绝大部分园区采取国有资本建库,社会资本建厂的模式。多元化的筹资,不仅解决项目的资金问题,而且改变了单一的经营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整合资源,加快发展

  借改革的东风,加快仓储企业重组。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各地以培育骨干仓储购销企业、挖掘粮食资源效益为方向,通过兼并重组、拍卖出售、股份制改造、整体转制、资产租赁等多种形式,着力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促使闲置资产参与到企业的重组与现代物流业的整合建设之中。如我省苏州、宿迁、连云港等地就采取了退城进郊做法,将市区老库区的土地进行置换,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新项目的建设,既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难题,又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通过产业化经营,促进工商联手。粮食市场放开后,为实现优势互补,一些粮油加工企业积极与购销企业联合,以购销企业粮食有销路、加工企业粮源有保障、农民卖粮更方便、粮食产加销一体化为目标,积极筹资参与全省仓储设施的改造与建设。近三年,全省粮油工业企业建设和维修仓储设施投资达2.1亿元,建设和维修改造仓容达57.4万吨。

  加强产销衔接,推进区域合作。产区具有粮油资源,销区具有市场优势。在政府的推动下,我省产销区粮食企业利用各自优势,采取股份制形式,共同投资设店办厂建库,闯出一条区域合作、产销共赢新路。如我省南通银河面粉公司投资1925万元,与阜宁县粮食局合作建设仓容2.6万吨;泗洪的苏北粮油有限公司由苏州和宿迁合作建设,建设仓容达5万吨;黑龙江的北大荒米业也在江苏大丰县投资建库5.2万吨。

  三年的仓储设施建设,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设施的建设为发展奠定了基础。几年仓储设施建设成果,为我省粮食流通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粮食产业链再次结合并加长加粗,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高。

  设施的改善为安全提供了保证。储备粮油是各级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江苏地方储备粮总量已增加到50亿斤,保管好这些储备粮是我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而完好的储备粮库和现代化的保粮设施,保证了储备粮的储存和质量安全,确保储备粮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设施的建成展示了粮食部门的新形象。在改革改制期间,不少粮库出现功能退化、投资弱化、仓房老化。一些基层粮库仓房破损不堪、道路凹凸不平、门窗歪斜不正、设施陈旧锈蚀,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瘌痢头”,与大环境很不协调,影响了粮食部门的外界形象。通过新一轮的设施建设和维修,基层粮库的面貌已大为改观,为农服务的硬件水平大为提升,新建成的粮食物流中心项目更是成为了粮食部门对外展示新形象的亮点,成为有关部门组织学习考察的现场。 (作者:于国民黄熙荣 单位:江苏省粮食局。本文为全国仓储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