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如何变机遇为实力

2009-2-16 14: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以淘汰落后产能、联合重组、技术改造等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我们认为,振兴计划将解决困扰我国钢铁业发展的长期问题,帮助钢铁企业度过最艰难的时期,行业享受实质性收益。那么钢铁业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升级?
实质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集中度低、资源缺乏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钢铁行业。按照2008年6月份粗钢产量4694万吨计算,相当于年产粗钢5.63亿吨。下半年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邯钢新区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建成可以投产,2008年底,粗钢生产能力预计达到6亿吨。2009、2010两年随着新增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我国粗钢产能2010年将达到6.5亿吨,过剩1亿多吨。产能过剩压力与日俱增,淘汰落后产能是最直接的选择,目前主要的政策是再度提高淘汰标准和退出机制。
    对于高炉准入的技术标准还是1000立方米以上,但是淘汰标准将从300立方米以下上升到400立方米以下,转炉和电炉的标准则由20吨提高到30吨。此次淘汰标准的提升,涉及产能将超过1亿吨,淘汰标准的提高无疑加快了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对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实际效果将在2010年后逐步显现。如果未来两年在新增产能方面加强审批控制,2010年后产能过剩问题或将得到实质性解决。
利于企业创新技改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是产业振兴规划的重点内容。实践表明,技术改造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在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国家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改善产品结构,从而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
    此外,据工信部披露,工信部将发布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若干意见,明确企业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设立中央财政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技改专项资金的具体规模约为150亿元,用贷款贴息的办法,对上市企业、上市企业的项目经过审核以后给予支持。特别是需要进口的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如高合金管、冷轧板和特厚板等产品,国家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国内生产代替进口,相关企业会直接从政策中受益。
推进企业重组提高集中度
    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因此在国际谈判中缺乏话语权。同时地区分布比较分散,影响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根据我国2007年粗钢产量情况,前十大钢铁集团产量仅占全行业的36.79%,前四大钢铁集团产量占比仅为19.99%,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钢铁工业要想提升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走联合重组之路,通过优势企业购并重组落后企业,优胜劣汰,才能在根本上实现我国从钢铁大国到钢铁强国的转变。
    从目前的并购意向观察,未来我国将形成6大粗钢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钢铁集团:河钢、宝钢、鞍本、武钢、山钢、沙钢。大规模的并购重组需要大量的货币资金,国家通过低息贷款等相应扶持政策将缓解企业现金压力,推动并购重组速度。
    目前很多钢铁企业资金压力较大,虽然处于低成本收购时期,但苦于资金缺乏。通过申请国家低息贷款等方式获得并购所需的资金,不但可以加快重组进程解决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也可以降低企业的利息支出,节省公司财务费用。此次规划的出台成为我国钢铁业并购活动的一个契机,抓住机会做大做强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