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有先机 化危机为转机

2009-2-14 14: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深圳早就提出危机之后必有先机,必须化危机为转机,牢牢抓住新一轮增长的新机遇。在全省上下努力保增长、促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圳作为广东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力量,到底面临哪些机遇、该抓住哪些机遇?细读省长黄华华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09年作出的工作安排,不难发现很多深圳应当也必须抓住 的机遇。 
   机遇一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加快“新十项工程”建设,今年投资3030亿元建设200项省重点项目,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加快厦深、贵广、南广等铁路和广深沿江、韶赣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博深、梅大高速公路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梅县机场扩建、潮汕国际机场等项目。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大力推进珠三角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城际、城市内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
   深圳:在深圳市政府2009年计划安排中,共安排了842个项目,初步计划年度投资总规模为596.6亿元,以此撬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福利水平的项目。在深圳近600亿元政府投资中,轨道交通、海空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占据了政府投资很大的比重,此类项目计划安排资金202亿元,主要包括地铁1、2、3、5号线、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机场扩建工程等。深圳远期轨道网络规划已完成的初步方案提出,未来将建设16条线路共计546公里轨道交通的设想。届时,我市将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市民还可以通过城际轨道交通前往广州、东莞、惠州等地。其中穗莞深城际线争取今年就能建成。
   机遇二 新能源汽车、航空产业
   报告:做好造船、海洋工程装备、航空产业、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
   深圳: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航空产业都是深圳着力打造的新经济增长点,2008年深圳召开了建市以来首次海洋经济工作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文件,近日又出台了支持邮轮游艇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深圳的比亚迪汽车、五洲龙等本土汽车企业都是自主品牌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有些技术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市政府2007年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航天将以深圳为依托在广东发展航天工业,推进卫星运用、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技术的应用,配合深圳产业战略转移的实现。目前双方合作的深圳航天科技大厦正在兴建,在深圳的微小卫星产业基地也即将揭牌,预计中国航天近两年在深圳的投资将达10亿元。
   机遇三 国民旅游休闲计划
   报告:率先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推进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打造广府、潮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和粤西滨海休闲观光旅游等黄金线路,推动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和旅游强省建设。
   深圳:深圳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出境游集散地地位突出,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过夜入境游客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目前以东部华侨城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文化主题公园已经在全国打响知名度,作为成功经验在很多城市复制模式。2009年深圳旅游行业发展重点之一是,以高端旅游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据悉,在今年深圳制定的旅游发展蓝图中,就提出积极推进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着手开展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专题调研,进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试点工作,推行出台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开展带薪休假、奖励旅游、福利旅游,大力完善公共旅游服务体系。
   机遇四 自主创新重大项目
   报告: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加快建设散裂中子源、南方深海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华南超级计算中心等一批省院合作重大科学工程和重点项目。
   深圳:深圳多年来自主创新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就是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做到了“4个90%”: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拥有华南地区最先进的1.4万亿次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和仿真模拟实验室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在深圳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超级计算中心,并使其成为深圳数字城市建设和汽车设计等工业仿真模拟试验的最佳平台。
   机遇五 现代服务业
   报告:推进广州、深圳金融商务区和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加快建设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地现代物流园区,打造华南地区物流枢纽中心。加快建设广州、深圳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深圳:金融、物流已经成为深圳支柱产业受到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金融、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促进了两大产业发展。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深圳市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规定》,并制定了服务外包“十一五”发展目标:2010年吸引100家海内外公司在深圳建立服务外包企业,培育2家万人企业、20家千人企业,新增100万个服务外包就业职位,力争总产值达500亿元。
   机遇六 电子信息产业、平板显示产业链
   报告: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产品向自主研发和品牌销售等高端环节延伸。加快液晶电视模组项目建设,积极布局发展下一代平板显示产业,尽快形成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
   深圳:深圳正在打造华南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深圳具有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基础,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先后引进并在建设的平板显示项目有:深超光电第5代TFT-LCD面板生产线、莱宝2.5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华映显示TFT-LCD液晶模组、日东电工大尺寸偏光片生产线、赛格三星超薄镀膜玻璃等一批平板显示项目。随着中芯国际在深圳的落户,电子信息行业的上游企业加速向深圳及珠三角地区转移,深圳芯片行业也先后引进建设了中芯国际8+12英寸芯片生产线、方正微电子6英寸芯片生产线、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深爱半导体5英寸功率器件生产线、意法半导体龙岗封装测试、沛顿科技封装测试、华润微电子封装测试等一批大型项目。
   机遇七 海洋经济
   报告:推进粤东、珠三角、粤西三大蓝色产业带建设,扶持发展深海工程、海洋医药、海水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
   深圳:2008年深圳召开了建市以来首次海洋工作会议,出台了《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深圳作为一个海洋城市,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拥有大鹏湾、大亚湾、深圳湾、珠江口即“三湾一口”这样不可多得的滨海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海洋景观资源,具备打造全球物流重要组织枢纽的经济空间属性和成长条件。“十一五”期间,深圳海洋产业要争取实现年均增长15%,到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努力达到1550亿元,高于同期深圳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2个百分点,预计占2010年本市生产总值的17.1%。
   机遇八 提升传统产业
   报告: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家电、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壮品牌、上规模、增效益。
   深圳:正在加快建设九大产业集聚基地,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入园聚集发展。
   机遇九 拓展国际市场
   报告:大力拓展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东、俄罗斯等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办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深圳:深圳近年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张发展。日前还专门成立投资推广署为企业提供更好服务。深圳和越南海防市合作在越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广东唯一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得到了中央和省的高度重视。
   机遇十 创业板
   报告: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做好推出深圳创业板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
   深圳:经过多年酝酿创业板已“呼之欲出”。牛年创业板的推出值得期待。创业板的推出对深圳意义非凡,不仅将推动高科技企业通过一个非常规范的资本一级市场获得新的资本,加快发展,对深圳风投机构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还将有序地推动香港和深圳之间资本市场的融合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