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边贸易出现“分水岭”

2009-2-13 23:2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俄中经贸关系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滑坡态势令人忧虑。可以说,2008年是俄中双边贸易的一个‘分水岭’,2009年的俄中贸易将面临严峻挑战。”
  2月12日,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齐普拉科夫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就俄中经贸关系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上述描述。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达到了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中国对俄出口330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中国自俄进口为238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这与俄方的统计数字基本一致。
  虽然从数据来看,中俄经贸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但齐普拉科夫指出,2008年俄中双边贸易增速低于2007年的水平。尤其是2008年第三和第四季度,俄对华出口和进口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2008年12月,俄对华出口出现了37%的负增长,整个第四季度则出现了17%的负增长。尽管中国政府提高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对俄中双边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机电装备、汽车、家电等行业却仍呈现出明显的负增长。
  齐普拉科夫称,俄对华出口此前曾保持着良好的增势。原因有两点:首先,俄在成品油、金属制品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价格优势;其次,近几年俄罗斯经济高速发展、消费者购买力提高等。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却破坏了俄中经贸的这一良好增势,使俄中双方建立的稳定的贸易机制出现异常运转。
  中方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中俄双边贸易出现了42%的负增长,这样的下滑幅度远高于中国总体外贸的下滑幅度。其中,中国自俄进口下降了51%,对俄出口则下降了27%。2009年,中俄双边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齐普拉科夫认为,俄中双边贸易会在2009年伊始出现大幅缩水,这同俄中双方的新年假期有一定关系。他预计,今年2、3月份,双边贸易形势会有所好转。
  齐普拉科夫希望,俄中双方能继续保持此前双边贸易良好的增长势头,在2009年底实现8%~10%的增长。
  然而,面对当前俄对华出口中多个项目的滑坡态势,齐普拉科夫也坦言,实现上述目标非常不易。以铁矿石为例,2008年12月,尽管俄中铁矿石贸易量增长了10%,然而价格却下跌了48%;俄对华汽车出口更是出现了82%的负增长;在机械装备方面,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也出现了27%的负增长。
  齐普拉科夫对克服当前困难,推动俄中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扩大双边贸易范围。俄中双方要积极探索开发双边贸易中的新产品,在高科技和农产品等开放程度较低的领域挖掘新的合作潜力。
  做出积极努力,由政府扶持双边贸易。两国须致力于长期合作,避免金融波动带来的恶性影响。在生产领域加强贸易往来,降低关税水平,鼓励出口;双方可加强在铝材、镍材等商品项目上的合作。
  在“危”中寻“机”。俄中应加强大项目合作。目前,两国政府首脑已在一些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制定了新的合作政策。比如,能源领域、飞机制造等。此外,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力度也应逐步加强。
  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是,从长期角度来看,贸易保护是非常危险的。俄中双方应该致力于保持稳定和平等的双边经贸往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