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道外打造新优势发动引擎助经济再提速

2009-2-13 1: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道外区工业、商贸物流业、农业、房地产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道外区区长于沐琳信心满怀。她说,道外区将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依托扩大内需战略,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优化经济结构;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扩大投资规模;以税源建设为重点,提高综合竞争力,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建设繁荣和谐新道外。 
  发展商贸流通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于沐琳说,为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道外区将加快商贸业优化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制定和完善全区商贸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专业市场和商业网点布局。依托红旗家具城、禧龙陶瓷市场等大型市场的优势,引导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引导城区内批发市场逐步向哈东地区转移,打造我省最大的生产、生活资料集散地。全年力争实现销售总额22亿元。二是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加快哈东南极物流、禧龙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进程,发展壮大物流产业集群。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信息环境和政策环境,提升区域物流需求和物流服务水平。全年力争物流吞吐量达到300万吨。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南极国际商贸城、地铁1号线建设及玛克威地区规范发展为依托,大力引进现代商业业态,打造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整合民主乡和巨源镇休闲渔业,提升道外区休闲渔业档次和知名度,加快巨源古城公园、靖江楼、水师营等景点建设。
  推进新型工业化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按照“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思路,今年,道外区将激活全区要素资源,加快产业调整升级,促进工业集群发展、专业市场集约发展、旅游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一方面培育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积极推进五项重点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业,加快亚泰哈水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亚泰集团新组建的黑龙江区域总部;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积极扶持团结锅炉、红光锅炉、松花江锅炉等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引进或新办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形成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业,依托益仁电子等骨干企业,重点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依托区域内蓝星集团、大炼油、药六等重点企业,搞好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产业链,力争60万吨稀烃下游产品及中煤龙化集团总部落户道外区。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红旗家具加工销售、团结新型机械制造、神州物流、玛克威服装针纺织品加工销售、南极国际小食品加工销售、太平陶瓷批发市场、黎华家具加工销售等有一定规模、有较好的创业辅导服务功能、有较强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形成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于沐琳说,今年道外区将大力推进精品农业建设。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城项目规划、征地等工作,争取早日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城,辐射和带动该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1000亩圆葱良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争成为全市示范基地。
  同时大力推进畜牧小区建设。坚持农业产业主辅换位,科学规划养殖产业带。以民主乡和巨源镇为核心,规划养鸡产业带;以团结镇和永源镇为核心,规划养猪产业带。加快永源镇国立种猪场改建和扩建,推广无公害发酵床养殖生态猪技术,提高畜产品质量。继续完善乡镇防疫体系建设,从源头保证肉类食品质量安全。此外,大力推进生态村屯建设。实施村屯绿化建设工程、道路绿化工程和庭院绿化工程,重点建设四个绿色达标村屯,营造农村“绿色人居”环境。积极发展农村能源经济,推广应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推进城乡一体化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按照“西优、中兴、东活”的发展方向,道外区将统筹产业调整、居民生活、文化保护等相关因素,积极做好乡镇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为东部地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推进团结镇小城镇试点建设。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总投资将达到50亿元,今年要力争完成4.5亿元投资。重点做好团结镇小城镇建设和土地挂钩“两个试点”工作,按照新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建设新型农民社区,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样板。借势发展产业园区。以团结镇小城镇建设为牵动,加快特色种植园区、食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区和新型工业园区等产业板块规划建设,使边远村屯向中心村、中心镇靠拢,带动城乡结合部开发改造,努力破解项目落地难题。
  开展招商引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今年,道外区还将着眼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和产业升级,加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国内民营500强、“央字号”企业、上市公司及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化项目的对接,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质量和数量的新突破。
  继续抓好重点项目招商。重点围绕立区骨干项目建设、沿江经济带打造、农业资源开发、龙头企业进行项目策划包装,做实做细商业计划书,搞好项目的分期规划和拆分设计,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做好中华巴洛克保护建筑招商工作,加快意大利索尔玛公司与北京和乔集团洽谈整体收购进程,推进古玩城、山东会馆、名人蜡像馆和刘老根大舞台等庭院项目。
  强化项目的跟踪服务。为企业和项目落地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全年确保实现国内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引资额1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