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广深错位发展谋外向经济新路

2009-2-13 1: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月8日,国务院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首次将珠三角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珠三角新的定位和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并要求其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 
  《纲要》中5次提到东莞,东莞如何在《纲要》的框架下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昨日下午,在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社科联举办的理论研讨会上,来自广州、深圳和东莞的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面临三大挑战”
  《纲要》称,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要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世界大力推进国际化。
  省社科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纲要》希望东莞在现有基础上升级换代,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资源消耗少、污染程度低的产业。
  东莞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基地,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等。
  从宏观角度来看,东莞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制造业陷阱”、“浮萍经济”和“劳动力阻滞效应”三大挑战:东莞产业属于典型外植型产业,最大特征是产业的趋同化、片段化、破碎化,导致迁入本地的产业结构雷同,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极易滑入“制造业陷阱”,并形成技术性依附;由于东莞严重依靠外部市场,市场、人才、技术、劳动力在外,经济和产业呈现“无根化”现象,一旦外部市场出现波动,经济极易动荡,似浮萍一般;东莞产业以劳动密集为主,工资价格长期不变,企业可以通过压榨工人获取利润,低成本的劳动力对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产生了强大的阻滞效应。
  鉴于此,东莞要完成《纲要》赋予的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建立世界先进制造业体系等历史任务仍十分艰巨。
  “发展加工贸易仍是重要选择”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挑战,产业转型升级显得更为迫切。《纲要》在“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中提到,“加快东莞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员、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发展加工贸易仍是东莞现阶段比较重要的选择,建议从两个方向发展加工贸易:一是提高加工贸易本身的层级,成为世界品牌产品的制造基地;二是充分发挥东莞和内地人才的模仿力、创造力、资金支持,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和自有技术的产业和产品。
  赵细康:考虑到低端外植型产业容易迁移的特性,建议东莞实施“优势产业本地化工程”,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创造条件留住外源性、支柱性优势产业和龙头外资企业,吸引它们将研发和营销的部分功能逐步移植到本地。此外,实施“种子企业育苗工程”,培育本地具有一定基础并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它们才是东莞经济未来的真正希望。政府应及时发现这些种子企业,从融资、技术创新、上市、信息和政策服务等方面大力扶持,重点培育。
  东莞市委党校副校长张慧玲:尽管东莞的外向型经济最先遭遇到金融危机,但并不能说明东莞下一轮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是错误的。东莞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创新在珠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子,不仅是当前做好加工贸易企业转内销的问题,更要创新更多与外商合作的方式。
  “园区经济应有新突破”
  《纲要》在“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中提到,“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张慧玲:这强调了东莞园区经济应有新突破,应把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莞生态园、虎门港和滨海新区四大市级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政研室主任黎高明:松山湖科技园区要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把握由省高新区升级到国家级高新区这一机遇,提高松山湖产业区的发展速度。
  虎门港管委会总经济师刘胜军:相比周边港口,东莞物流特别是虎门港的物流空间资源丰富。发展物流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快虎门港建设,把虎门港建设成为现代综合物流示范基地。虎门港的繁荣要全力推进集装箱运营上轨道,加快西大坦集装箱港区的发展,全力推进立沙岛化工物流的发展,主动承接周边港口产业的转移。
  长安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肖乃勇:长安新区所在地交椅湾位于伶仃洋畔,有着更加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腹地基础,完全可以按照纲要制定新区发展规划,成为东莞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发的重要国际门户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树立东莞作为海洋城市的全新形象。
  “利用地缘优势错位发展”
  《纲要》在“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中对“珠江口东岸地区”的界定是“以深圳市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
  张慧玲:《纲要》给出一个信号,即东莞并不是珠三角区域产业的中心或核心,而是夹在港深穗经济走廊上东岸区的一个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东莞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展空间不会因此扩大,反而可能会受到更大的约束。
  此外,《纲要》中有更多产业和项目不具有明确的地区指向性,这是进行产业选择和发展的新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挖掘新优势,在港深穗经济走廊中把“新产业”(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错位发展做大做强。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教授刘继云:东莞应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的产业辐射,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创意产业。
  《纲要》提出,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而东莞此前提出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7%。东莞应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积极有效融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
  《纲要》在“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提到,“重点建设环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中山至深圳跨珠江口通道、港珠澳大桥、深港东部通道、广深港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贵州至广州铁路、南宁至广州铁路,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
  张玉阁:珠三角将形成“都会区”的概念,区域内各城市将一体化,工作和生活分别在两个城市将成为普遍现象。东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需要考虑未来这一格局的形成并提早进行规划。东莞要积极有效地融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而东莞周边城市的发展已成为东莞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东莞应考虑如何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通过准确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产业定位,聚集周边城市的资源,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
  东莞第一应考虑在珠江口东岸香港—深圳—广州一线中的定位,既充分利用上述城市的产业链资源以及机场、港口、交通等硬件资源,同时成为该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节点;第二应考虑在珠江天然屏障打通之后,如何面对珠江西岸和澳门的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第三应考虑如何向环珠三角地区进行辐射,扩大东莞的经济腹地和影响力;第四应考虑如何进一步融入泛珠三角和东盟地区。此外还应考虑如何顺应两岸关系的缓和,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合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