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产业升级:兵分三路攀登“制高点”

2009-2-13 1: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现代物流基地 
    东出西联,借助立体交通网 
    1座军民合用机场、4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张家口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09年该市仍将“处处是工地”——— 计划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项,总投资1238亿元。 
    按照当地规划,千亿元投资的目标所指,就是在未来几年内,建成拥有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把该市建设成为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西部与沿海、承架“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大市。 
    能有这样的大手笔,是张家口市在当前国家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抓到的新发展机遇。 
    张家口市有关人士指出,国家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扶持重点和方向与张家口市需要解决的发展瓶颈高度契合。由此,张家口提出要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建成现代物流基地,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机遇总属于有准备者。据张家口市交通局长张富强介绍,过去几年,张家口市的交通建设突飞猛进,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516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今年该市将重点建设京新二期、张涿等5条高速公路。 
    原本列入国家铁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京张城铁,也将开工建设。这条新的京张动脉被寄予了承载两地全方位对接与合作的重大使命。 
    同时,以张家口为枢纽,铁路将向周边延伸:张集铁路、张大(大同)城铁、张曹(曹妃甸)铁路将纷纷竣工或开建,张呼(呼和浩特)城铁、张准(准噶尔)铁路前期工作启动;机场也力争年内通航。 
    一个立体交通网呼之欲出,以此为基础的现代物流基地开始走向现实: 
    按照“大节点、大枢纽、大物流”的思路,重点打造以农业冷链物流和工业加工制造物流为重点的西山商贸物流园区,以大型货物仓储、转运、配送、加工为重点的南山物流园区,以高新技术产品等小型货物快速转运为重点的空港物流园区建设。 
    同时,推进与周边区域的对接与合作,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特色加工物流。整合本地资源,扶持通泰物流等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建成物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力争海关在年内建成运行。 
    蓝图面前,许多代表、委员感慨:“一百年前,京张铁路建成,火车拉来了半个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今天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张家口必将呈现超越昔日旱码头的繁荣景象。” 
    2特色产业基地 错位发展,依托园区隆起带 
    “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实现与省内其他城市的错位发展,努力将我市建设成特色产业基地。”张家口市长郑雪碧在参加各代表团讨论时,不断强调“特色产业基地”这一全新发展定位。 
    他介绍,特色产业基地特就特在不仅要从外部寻找机遇,还要充分依据自身优势:“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自身的优势在哪?报告中指明:张家口市国土面积大,未利用土地多,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根据这些优势,瞄准发展特色产业基地的目标,该市已将机械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和服务业等一批特色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培育壮大,力促产业结构上档升级。 
    就此,煤机、钻机、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宣工、中煤机等行业龙头纷纷启动向西山产业集聚区的搬迁工作,搬迁同时,有关扩能技改、搬迁改造的升级项目同步实施。按规划,张家口市中心城区将有28家企业实施这样的有序搬迁。 
    在这一过程中,张家口市大力建设的产业园区成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的重要平台。有关规划中,主城区周边的三个产业聚集区被分别定位为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发展大型仓储物流。 
    以此为重点,张家口规划建设的怀来华侨华人创业园、下花园玉带山产业园、涿鹿京西创业园等10个园区也纷纷启动,并将聚集特色产业的辐射力、带动力扩及全市县区,形成园区经济隆起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据介绍,目前这些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三大产业集聚区3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通气、通水等“十通一平”工作年内将完成,配套工程设施同步跟进,以确保企业生产需要。 
    3 清洁能源基地 “驭风逐日”,挖掘生态生产力 
    今年的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悄然的变化引发了与会代表、委员们普遍关注。其中显著的变化是把南山产业集聚区由原来的发展化工产业变为大型仓储物流产业集聚区,同时,医药化工、钢铁冶金没有被列入重点扶持行业。 
    就此,张家口市长郑雪碧解释:推进科学发展,做好节能减排,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张家口的要求。同时也是为毗邻的北京提供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质量而应尽的责任。 
    据了解,市“两会”前夕,张家口市因为项目本身的高污染拒绝了一个投资额达27亿元的医药项目。 
    事实上,钢铁和医药化工均属当地的财政贡献大户,此举意味着张家口在忍痛割爱,也意味着他们着眼长远。市长郑雪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生态就是生产力,生态就是张家口市的后发优势。” 
    记者发现,沿着这样的认识路径,今年张家口市“两会”上,“清洁能源基地”这一提出了多年的发展定位,被放置到一个新高度。 
    “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初步建成。”报告中这一消息鼓舞了所有与会者。2008年张家口市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清洁能源基地终于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尚义石人风电场等5个项目竣工并网发电,沽源东辛营风电场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115万千瓦,成为全国风电装机最多的地区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能源业,大力发展风电,有序推进环保型火电,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努力探索发展核电。在许多代表、委员眼中,这无疑是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作为能源大市,沿着这条科学发展之路,张家口市在2009年将留下新的足迹: 
    启动第二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年内续建和新建23个风电场,推进沽源500千伏12个输变电工程建设,风电装机发展到155万千瓦。推进环保型火电发展,确保蔚州电厂开工建设,力争宣化热电厂和市热电厂部分机组并网发电,怀安热电二期等取得积极进展。谋划推进太阳能发电场建设和设备研发制造,利用铀钼资源探索发展核电,倾力打造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