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逐步恢复市场地位重新洗牌

2009-2-12 15: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宋继军
    2009年将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最困难阶段,也是钢铁行业有可能在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转入趋稳发展的最关键阶段;到2009年底或2010年初,有可能在宏观调控政策到位后的效应显现中,钢铁业运行才会开始渐露好转。
    从总体上判断2009年形势特点
    2009年有有三大趋向值得关注:一是由于金融危机目前本身尚未见底,2009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还会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由此导致2009年必然形成国际范围内的经济链衔接的平稳期,也是国内产业链之间的平衡期,还会继续处于国内经济周期性的回落期;二是从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看,2009年将是重点防止经济运行下滑阶段,是刺激内需的启动阶段,是尽最大可能缩短回落期阶段;三是从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判断,2009年将是钢材价格逐步恢复和产能过剩更加凸显的一年;将是在国内外经济动荡之后而使市场结构、竞争结构都会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因此也是企业的市场地位重新 “洗牌”的一年;还将是企业面对市场结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对战略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进行探索而采取新的对策的一年。因此,对2009年形势趋向,既要充满信心,又不能过于乐观。
    今后两三年内国内经济和钢铁行业发展走势基本面前瞻
    首先,对我国经济走势的总体判断是,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率。原因:一是国内经济还有很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这主要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和消费需求比重都低了30个百分点左右;二是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这既是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也是增长的潜力和空间;三是我国人均GDP为2461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181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06位,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9.5%。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空间很大;四是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比较低,仍然具有优势;五是我国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一旦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这种市场潜力就会迸发出来,将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起到极大重要的拉动作用。
    其次,从钢铁行业发展走势来看,仍有发展空间。由于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粮食”,只要我国经济发展就需要钢铁工业予以强有力支撑。一是从国家消费钢的积累量来分析。从1901年到2007年底,日本累计钢产量为46.16亿吨,美国为77.53亿吨,我国仅为40.37亿吨。日本国土面积仅相当于我国面积的3.93%,人口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10,而其钢的积累量比我国多5.78亿吨。美国国土面积比我国稍小一点,而美国人口比我国少10亿人,但美国钢的积累量却超过我国37.16亿吨;如果按照目前状况来看,我国还要10年时间才能赶上美国钢的累积量。(下转第11版)
(宋继军:国内资深钢铁经济研究专家,新华社行业特约经济分析师,河北省冶金协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河北三易通经济咨询公司总咨询师)
(上接第9版)二是从人均钢的消费量来分析,据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钢消费量统计,在工业化过程中,一般人均每年需要消费500公斤至1000公斤;韩国人均800公斤钢。而我国按13亿人计算,2007年产钢4.89亿吨,人均消费钢376公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钢铁业发展存在的空间。三是从人均国民产值(GDP)占有量分析。一般来讲,年人均产值1000~3000美元/人是钢产量及消费高速增长期;3000~6000美元/人是钢铁业平稳缓慢增长期;年收入6000美元/人以上是钢铁产能回落期。我国2007年人均GDP为2461美元,表明我国正处于1000~3000美元/人这一钢产量及消费量高速增长期间。由此判断我国钢铁工业发展,2015~2020年前后才会进入平稳缓慢增长期。四是从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分析。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年人均GDP达到1000~2000美元时,这个国家即进入加速工业化阶段,钢材消费强度(钢材消费量与GDP的比值)增加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工业化工程中的钢铁工业生产,一般是在进入工业化阶段,钢产量开始增长并保持若干年高峰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钢产量水平会有所下降而进入稳定期。我国2003年人均GDP为1010美元,开始进入加速工业化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为2461美元,大体上处于加速工业化中期阶段,也是钢铁工业保持较快发展时期。五是从钢产量饱和点形成年份上分析,按目前经济速度发展,预测大体上到2015年前后,才有可能形成我国钢铁人均消费的高峰,随之也将形成我国产量饱和点年份。综合以上分析判断,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中期阶段,钢铁工业仍有发展空间。
    第三,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走势判断
    2008年,河北省钢产量将达到1.16亿吨左右,形成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新高度。随着河北省钢产量连续8年的高速度增长,致使规模总量快速扩张与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目前的状况,一方面是钢产量的高速增长,板带比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却是经济效益的大幅下滑,呈现负增长态势,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产业布局不合理,并导致“一钢独大”的工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因此,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即成为河北省钢铁工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最近笔者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了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十项建议。主要思路是,以“三个带动”促进“五个转变”。“三个带动”,就是以产品结构升级带动工艺技术装备结构升级;以产业布局调整带动重组联合的企业组织结构升级、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以拉长和延伸产业链带动企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优化拓展,进而推动河北省钢铁产业实现“五个转变”,即:由内地布局向沿海布局转变;由分散布局向提高产业集中度转变;由粗加工、低端产品向深加工、高端产品转变;由重数量扩张向品种、质量、效益发展转变;由消费资源、能源的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创新型的节能减排、环保友好、循环型经济发展转变,从而实现河北省钢铁工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保证钢铁行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国家将于春节之后推出钢铁行业三年振兴规划,采取更加有效的战略措施,推动钢铁行业科学发展。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一方面要研究战略发展,做好根本性的调整;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更重要的是把保增长放在首位,做好“扩内需、保增长”的适应性调整。最近,河北钢铁集团从“扩内需、保增长”适应性调整方面确定了今年奋斗目标:全年产钢4100万吨,产铁3800万吨,钢材3910万吨;同时还提出五项措施,即:完善体制,深化整合;积极应对挑战,大力降本增效;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档次;加强安全生产,搞好节能减排;抢抓机遇,化危为机,调整布局,加快发展,以确保河北钢铁全年目标的实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