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徐州现代服务“新政”

2009-2-11 20: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科技服务和房地产等六大产业
  ■抓好汉文化景区二期、窑湾古镇开发、九里龟山民间博物馆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徐州市科技馆等重
  大项目建设,并积极构建以户部山古建筑群为主体的民俗文化旅游区
  ■进一步放宽二手房上市交易条件,繁荣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
  ■促进“老同昌、两来风、广济堂、万通、泰康”等老字号商业知名品牌振兴发展、做优做强
  ◎本报记者 晏飞
  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多方协商讨论和征求意见后,日前正式出台公布。
  《意见》对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战略性定位,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它对我市今后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全面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现实竞争力,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政出台的宏观背景
  省委、省政府根据徐州的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已明确提出徐州发展要紧紧围绕“加快振兴”这一目标,着力建设“两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环。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一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年均增长16%以上, 2008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左右,增幅全省第一;各类专业市场加快发展,一批重点物流项目进展顺利,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均居苏北首位。江苏省统计局报告称:“近两年来,徐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不仅增幅可观,而且呈跳跃式发展。徐州市的服务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现富民强市和建设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抓住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加速优化提升服务业内部结构,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着力构建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新型服务业发展新体系,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GDP增幅,占GDP的比重争取达到4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6%以上。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3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以上。经过3-5年的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的商贸物流旅游中心,基本形成区域性的商务服务、科技创新高地,成为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先进地区之一。
  《意见》呈现三大特点
  ■特点一 突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服务业门类多,领域广,《意见》第一次明确了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根据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及我市现有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重点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科技服务和房地产等六大产业;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积极构建全国一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的旅游文化中心,加快培育形成高端商务服务业积聚中心,加快构建科技服务强市,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统筹发展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其他服务业,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步伐全面加快,层次和水平全面提升。
  ■特点二 突出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
  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坚持规划引导,推动土地、基础设施、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积极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发展环境优越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依托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市场带、交通枢纽、重点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培育建设中央商贸、现代物流、科技创业、创意产业、商务服务和产品市场六大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强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2012年,力争全市形成10-15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4个。
  ■特点三 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推进城市建设结合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应该在城市功能建设上下大功夫。要抓基础设施改善,抓现代服务业发展,抓工业集聚,不断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与推进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要素集聚、物畅其流、沟通便利、辐射周边”的原则,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徐州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步伐,以大城市对大港口,构建向海、向京、向宁的大发展体系,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重点巩固和加强我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城际交通、城乡交通以及各种运输方式间的一体化进程,为全市服务业在更大的空间上积聚资源、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继续加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承载、配套和服务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