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要应战应急一体化
2009-2-11 19: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随着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疫病的频繁发生,公共安全管理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从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出发,提出以成熟的国防动员体系为依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地一体化动员体系设想,以及实现这一设想的方法和具体
措施。
■仗不会天天打,但抢险救灾、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却是年年要进行的。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应急和应战动员程序相同,任务相近,力量相似,完全应该合二为一。理顺体制,把应战应急作为动员工作并行的两大职能,把有效发挥应急维稳功能和支援部队开展对外军事斗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谋划,只有这样,才能把动员工作有机地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发展大局,才能在国家安全和军事需求相对减少而抢险救灾应急稳定需求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使公共安全管理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公共安全”包括战争、反恐、救灾、防疫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国家调动全社会的人财物力,应对紧急事态的活动。它把国家的经济力、科技力直接转化为战斗力,用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期间除了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等领域外,也涉及经济的各个环节、各个行业,存在于管理、科研、生产、建设之中。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进一步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更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中。随着这一趋势的加深,中国的对外经济联系、中国对外资的依赖、中国在海外的能源、资源、市场与资金甚至人员都成为战略防卫的重要内容。同时,近年来我国的自然与人为灾害呈现高发趋势,地震水旱、台风冰雪、火灾矿难、传染疫病、交通与生产事故接连不断。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矿难、2006年的台风和2008年的地震、冰冻雪灾给我们造成的损失至今让我们震撼不已。此外,在体制转型期间,由于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加上各种利益群体的冲突,导致多种社会问题出现,将使深化改革的过程充满着起伏和变数。因此,保证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各级党政的主要目标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调控经济与社会领域里的竞争和冲突,抢险救灾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社会安全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对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也从单一应战迅速转向应战应急并重,甚至在一定时空内应急超越应战,成为首要任务。
从公共安全管理自身发展的大环境解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结构多元化更加明显,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非国有经济容易以个人和小集体利益为主,往往淡化甚至忽视安全建设和国家利益。非国有经济的大面积发展,将使习惯用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办法进行公共安全管理的传统手段失效。同时,由于长期的和平安定环境,各级党政和社会层面群众对公共安全管理的关注和调控逐渐弱化,人们最重视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建设的热情不如以前,从而对主要依靠政府宣传和行政命令的动员工作产生强烈冲击。总之,当前的现实告诉我们,伴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变化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老套路。
二、应急应战一体化是应对危机管理的基本模式,中国必须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应急力量,建设起支撑这一力量的一体化动员体系。全方位维护国家安全,是新时期国防与应急动员发展的大方向。动员工作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从单纯应战转向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成为协调军地、抗击灾害、保障稳定与发展的纽带与桥梁。仗不会天天打,但抢险救灾、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却是年年要进行的。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应急和应战动员程序相同,任务相近,力量相似,完全应该合二为一。在我国,国防动员体系是目前动员成本最低而组织相对完善、效率较高的应急力量,应该在抗击突然降临的自然与人为灾害,处理各类社会安全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一直这样做,但由于观念上、机制上的原因和自身能力不强,应急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应改变过去那种“国防动员只姓军”的传统思维。理顺体制,把应战应急作为动员工作并行的两大职能,把有效发挥应急维稳功能和支援部队开展对外军事斗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谋划,只有这样,才能把动员工作有机地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发展大局,才能在国家安全和军事需求相对减少而抢险救灾应急稳定需求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使公共安全管理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把机构设置和职能转换作为实现应战应急一体化的切入点,使有限的动员能力创造最大的效能。首先是树立大系统、大整合、大协作的体系建设思路,改变各级动员机构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以国家动员机构为中心,加强条条的领导力度,加强各级动员机构跨地域的横向联合,加强与同级应急部门的协调,形成明确的指挥、协调和保障机制,把各级动员机构连接成一个良性互动、相互增效的有机整体。其次是通过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建章立制,对各级动员机构的职能进一步界定和明确,除了现有的职能外,要把为应急抢险提供后勤保障,参与军品生产,参与防范金融风险和实施经济管制包括进去,使动员职责由“宽泛化”走向专业化,突出动员的“经济”特色。
四、实现应战应急一体化的主要举措:一是转变观念,创新理论,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对内,要转换思维方式,明确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改革的步伐。对外要舆论先行,利用多种媒体,宣传造势,使各级党政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国防与应急动员的战略意义,增强国防和应急意识,支持动员工作,形成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高度重视创新理论,根据现实需要,推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观念、新方法,以理论创新引导和拉动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二是依法动员,实现正规化。世界动员能力强大的国家,都是依靠法律法规带动整个动员工作的开展。如欧美及以色列、日本等国。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国防动员法和国民经济动员法的出台,建立配套的法规体系,规范政府部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涵盖动员领域的方方面面,把国防和应急的原则和要求上升为国家意志,凭借法律法规的强制力,确保平时应急和战时动员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重视动员管理,完善动员的决策、计划与协调,加强对动员工作的精准调控,实现动员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促进国防与应急动员工作的正规化,减少误差,提高效率。三是建立一支稳定的国防与应急动员队伍。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市的先进经验,通过院校培训、专岗专职等正规渠道,建立一支了解军事、熟悉应急、精通经济、掌握技术,指技合一的职业化动员队伍。四是寻求稳定资金来源。这是实现“应战应急一体化”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建设效益型动员体系的要求。五是建设一体化动员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这是我军后勤建设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真正把军事后勤纳入国家应急抢险“大后勤”体系的举措。要建设一体化动员体制,就必须协调推广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推动军需民品兼容互动,发挥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各自优势,抓好重点军民兼容项目落实,使军民互转工作有新的发展,将军事需求融于经济建设项目之中,拉动国民经济不断攀升。提高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建设一体化动员体制,就必须建立协调有效的一体化保障管理机制。以部队主要后勤基地和地方大中型物流企业为平台,系统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建立应急物流网络。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组织、集中投送大量资源,提高保障时效,适应战争和应急动员的需要。要建设一体化动员体制,就必须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参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当前国家经济安全主要涵盖产业安全、金融和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金融和网络信息安全则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和基础环节。要在国家统一调度下,与有关部门共享信息,参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对产业系统进行结构重组转型,运用知识和技术创新去获得新的比较优势。要参与防范金融风险,对国家金融体系各部分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保障国家金融安全。要参与推动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打击网络犯罪和经济间谍,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要按照国家要求,在应战应急和物资匮乏、物价急剧波动等特殊情况下,参与实施经济管制,调控资源和物价,确保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正常运转。(王 健)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