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山、鹧鸪山隧道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9-2-11 10:0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前不久结束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武警交通二支队承建的二郎山、鹧鸪山隧道“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此次科技大会上全国桥隧类项目获得的最高奖。 
抗震救灾中的“生命隧道”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二郎山隧道和鹧鸪山隧道连接起的道路,成为震后救援黄金期人员、物资进入重灾区的惟一“生命线”。在隧道周边许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两座隧道固若金汤,经受住了大地震的严峻考验。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时间得到有关部门“西线通道隧道安全”这一重要评估结论后,立刻率先打通救灾西通道——成都—雅安—泸定(经二郎山隧道)和康定—丹巴—马尔康(经鹧鸪山隧道)。这条通往震中重灾区汶川、理县的道路,在关键时刻成为了灾后短时间进入重灾区的惟一“生命线”,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军民誉为“震不垮的生命隧道”。 
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隧道典范 
        二郎山隧道、鹧鸪山隧道由武警交通二支队分别于2000年、2004年建成通车。建造期间,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与西南交通大学公路隧道专家组群策群力,发扬警民协同精神,共同研制出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抗减震技术,将抗震烈度提高到8度以上,并总结形成“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技术成果。 
       这些技术成果成功解决了我国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因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营运条件特殊带来的三大类技术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构成了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的完整技术体系,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总体技术步入世界最先进行列。 
        目前,该项目技术成果已在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拟建、在建及建成的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中应用,数量近30座,取得总计超过5亿元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社会效益。 
         据了解,二郎山、鹧鸪山两座隧道曾分别被中国公路学会评选为20世纪全国十大桥隧工程和世界海拔3300米以上建成规模最大的同类隧道,已成为我国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的标志性工程。前者还曾荣获国家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和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据有关专家评估,“经过汶川地震考验,两座隧道抗震烈度应在10度左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