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销企业物流成本谁分担?

2009-1-9 21: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一文,谈到佛山企业发展内需市场,消费者理解和品牌创建急需政府支持。然而此绝非开发内需道路上的唯一障碍,接下来我要谈谈商业通路建设的问题所在,此亦应是政府需要解放思想,为企业谋划的要事。 
    一讲到国内零售渠道,人们大都联想到商场超市那些几十上百页苛刻无比、充满了法律陷阱的合同,想到无穷无尽的节庆费、进场费、营销费用分担,想到3个月、半年乃至更长时间无法兑付的货款……佛山企业在商业通路上,向来是吃惯了亏的。我们盛产家电企业,但这一行业连锁超市过于强势,全国家电商遭受种种盘剥,苦不堪言,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既然诸君已熟知这一问题,今天就不作过多讨论。 
    笔者要谈的,是物流运输的巨大难题。在国际级品牌的眼中,中国的零售市场大抵可以分出4—5种,从一线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到二线的各地省会城市,再到三、四线正经历着城镇化进程城市的“新兴市场”。对终端消费品而言,一、二线城市的百货商店、超市一般是国际国内一流品牌的天下,只有部分城郊或旧城区、小型百货店可能出售非名牌商品;而三、四线城市的新兴市场则仍处于模仿大城市消费模式,但缺乏消费名牌产品能力的阶段。当然,终端消费品类型迥异,但情况大抵如此。 
    回首“佛山制造”,主要的国际国内一线品牌集中在家电、陶瓷及部分的家具产业中,其它产业虽然也有不少“行业冠军”,但要么不是针对终端市场,要么是长期出口,在国内未形成影响力。所以,当大批“佛山制造”企业考虑衔接内需市场时,他们最正确的定位,应该在于刚才提到的“新兴市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佛山企业可以省掉一线城市高昂的渠道费用。因为,目前国内消费已产生小城市对大城市的“模仿”效应,很多小城市的消费者虽然不到都市SHOPPINGMALL购物,但他们会留意哪些是进入一流商场的产品,然后再在邻近的便利商店买到类似产品。也就是说,“佛山制造”的终端消费品,若要打开市场,大多需要“一线示范,三线卖货”,换言之,两种渠道费用都必须缴付。 
    问题远未止于此。小城市、小商场的销售量往往相当小,分散又广,这意味着送货的物流成本非常高,要么承担昂贵的空驶率,每次出车只为给商场补一两件商品,要么就一次性运去一批,然后承担高昂的折旧、损坏、资金积压成本。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大型企业难以承担的重负。一旦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及时补货,市场空间还会马上被当地企业占去。 
    这就是为什么当今越来越多企业由“专”变“多”,推出系列衍生产品的原因了。宜家家私为什么不只卖家具,还要卖肉丸卖饮料?苏泊尔为什么不只出小家电,还卖厨具?康师傅为什么卖方便面还卖饮料?除了市场有需求,笔者以为,这正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好方法———即使每个商场每类货品只需补货5件,由于品类众多,也可载满一辆货车,真是个好主意! 
    但话说回来,拥有多种产品、多个子品牌,成本和对规模的要求是极高的,昨天笔者不就探讨过这个问题吗?这对于佛山大批中小企业来说,恐怕也未必值得效仿。 
    然而好在,素有“广货北伐”威名的“佛山制造”,也有不少企业正享受着既有的内销渠道,那么,政府和行业协会是否可以帮助其它企业借用这种渠道呢?这样便于就地合并货源、统一运输,又便于共同承担进场费、通路管理费用,不就省却了家家企业自建渠道的劳民伤财吗?然而今天渠道管理已日益严格规范,多家企业的松散联盟能保证在这种搏弈中不被反咬一口吗?这仍是有待我们思考和观察的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