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服务业要当半个家

2009-1-9 20: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8)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09年首次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介绍,即日起正式施行的《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用“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总体布局,打造出“两城”(国际软件名城、国际旅游休闲名城),“两都”(中国服务外包和商务会展之都、中国文化创意之都),“三中心”(西部商贸和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的城市功能。 
  这是成都市首次对服务业进行全面系统长远的规划。《规划》实施后,既可助成都市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成都市也将实现引领中西部消费前沿,打造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的目标。
  规划目标
  三年后 吸纳全市近半就业人口
  2007年,虽然成都服务业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末位,但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7%。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的同时,中心城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按照《规划》,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四大先导产业;金融、旅游、商贸、房地产则作为四大支柱产业;教育培训业、体育产业、医疗服务业成为新兴产业。
  按照《规划》,到2012年,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3%。基本实现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的目标。到2012年,吸纳就业人口超过36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47%。其中,2012年,信息服务业要力争达到2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现有人数的4倍以上;物流业要基本建成结构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和物流信息平台,形成3-6户业务辐射西南地区、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商务服务业增加值要达到350亿元以上。
  到2020年,力争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成为成都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率先在中西部城市实现服务经济转型。
  发展格局
  中心城区做核四城两带护航
  “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是《规划》的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包括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和高新区,是成都市服务业的核心功能地域。重点发展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包括天府广场文化区、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大源天府新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红牌楼商业区、中央商业区、东大街金融街、牛市口金融商业区、沙河堡现代交通商务区、东部副中心、猛追湾休闲商务区、金沙—光华商业商务区、人民北路商贸商务区和华侨城旅游商业区等17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四城”主要包括近郊区(市)县范围,以新城为空间载体,以重大服务设施和项目为支撑,突出物流、商贸(批发)、商务、休闲旅游等服务功能,形成北部商贸城、南部科技商务城、东部工业商务城和西部健康休闲城四大特色服务业功能区。其中包括经开区工业商务区、龙泉市场发展区、双流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双流航空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温江永宁医疗服务区、海峡两岸科技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郫县教育文化服务区、北部商城集中发展区和成都国际铁路物流枢纽等9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两带”包括龙门山和龙泉山旅游发展带,重点发展观光度假旅游。 早报记者吴楚瞳
  中心城区无批发市场
  随着《规划》的实施,批发市场将从成都中心城区消失,将向规划的4个批发市场高地集中,即北部商(贸)城集中发展区、青白江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双流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和龙泉驿商品市场发展区。
  温江建成国际医学城
  《规划》指出,成都将在中心城区依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二医院、成都市三医院、成铁中心医院、成都市六医院等,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业。在温江区永宁镇建设成都国际医学城,建成全市现代医疗健康服务集聚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