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业三十年成就辉煌
2009-1-5 17: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从1978年到2008年,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流通业以市场化为目标,通过对外开放,借鉴国际经验,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30年来,我国商贸流通始终坚持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坚持以关注民生、保障供给、扩大消费为重点,实现了商品流通由供给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中国流通业的行业规模、管理体制、体系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流通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我国流通业改革开放30年光辉历程
30年来,我国流通业在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进行了全面改革,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不平凡历程,完成了三大转变。即商品流通体制实现了从统购统销到自由流通的转变;流通管理手段实现了从直接控制到间接调控,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转变;流通主体实现了从国有集体一统天下到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流通业态日渐多样化的转变。目前,现代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正朝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目标迈进。我国流通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探索起步阶段(1978-1986)。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体系建设率先从农村流通领域发轫。主要围绕实施“三多一少”政策(即“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和减少流通环节”),重点从商品购销及流通方式、产品价格体系和机制、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开始突破建国后长达二十多年的封闭式、行政式、计划分配式流通体制,改善了商品供应状况。通过调整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和生产资料购销与批发体制,理顺产品价格体系,一大批农贸市场、自由市场、日用工业品和小商品市场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中华大地,打破了城乡商品流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局面;通过加快流通领域所有制多元化步伐,逐步实行扩权让利、经营责任制、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利改税等政策,一大批各类中小型个体私营网点迅速发展起来,以价格实惠、经营灵活、购买方便的优势赢得了大众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物难、吃饭难、住店难”的局面。
二是转轨转型阶段(1987-1991)。这一阶段的商品流通体制,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政策指引下,继续从管理体制、购销和批发体制、价格机制、经营渠道、经营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向商品经济转轨,实现了从国营批发企业以行政手段层层分配、调拨商品的旧运行机制,向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并存、开放经营的新运行机制逐步过渡。商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物资部门转型为物资经营实体,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瓦解,僵化的三级固定批发体制被打破,批发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绝大部分工农业产品自由流通,90%以上的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和企业自主决定。到1991年,延续38年凭票购粮的历史宣告结束,商业系统由国家进行计划管理的商品减少到12种,物资部门国家统一分配的生产资料由256种减少到30种,除成品油外的工业品全部敞开供应,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在商品流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中型企业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小型商业企业实行"改、转、租、卖",商业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增强了企业活力,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格局。到1991年底,我国商业企业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承包制的占94%,小企业放开经营的占90%以上。
三是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1)。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体系建设加速,进入全面推进与深化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改革发展,流通调控手段、价格运行机制、企业管理经营机制基本实现市场化,市场化的流通体制初步形成。在流通管理机构设置上,撤销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结束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流通长期分隔管理的局面。在商品流通调控方式方面,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成立各类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商品流通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开始建立。商品价格进一步市场化,粮食、棉花价格全部放开,化肥等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流通业开放合作步伐加快,商业股份合作制在全国各地铺开,企业经营管理日益规模化、连锁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四是深化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掀开了我国流通融入世界经济的新篇章。2003年3月商务部组建,标志着我国流通一体化、国际化迈入新的阶段。我国流通业围绕确立法律和标准体系框架、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现代化步伐、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建立新型商务管理体制不断探索前进。
二、我国流通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
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流通业始终保持着旺盛发展的势头,流通先导地位逐步确立,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流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一)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体系协调发展过去的30年,中国流通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商品供应从匮乏短缺走向丰富多彩,各类市场繁荣活跃,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商品种类极大丰富,基本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1978年以前我国商品生产短缺,市场处于供应紧张状况,凭证定量供应的商品从粮食、棉花、食用油、猪肉,到自行车、缝纫机等几乎无所不包;商业销售、服务网点不足,人们购物、消费不便,"买难"问题严峻。而今,城乡绝大部分商品自由流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方面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不断扩大,形象地说,"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商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市场消费热点纷呈,市场流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89210亿元,30年增长56倍,年平均增长15%。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由1991年的1.13万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22万亿元,增长19.5倍,年均增长20%。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流通服务行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为75040亿元,是1978年的55倍,年均增长20.5%;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3.5%提高到2007年的13.8%,成为拉动国内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创新,美容美发、家政服务、洗浴、洗染、维修、摄影、租赁和典当等服务形态快速发展,在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大众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流通先导地位得到确立,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巨大30年的流通体制改革,最终确立了流通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以需定产、市场主导,成为流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生产与消费关系逐渐形成,市场与流通在引导生产、拉动消费、稳定物价、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当前,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达4.4个百分点;对财税收入增加效应强,国家税收的近1/5来自国内贸易行业;对扩大就业贡献突出,国内贸易行业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人,仅次于制造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有近40%被流通服务业吸纳,仅餐饮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万个,成为安置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偏低等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
(三)新型流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管理方式发生重大转变改革开放30年,我国流通管理体制不断突破,流通管理机构和职能适时优化调整,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通管理机构历经多次改革和调整,粮食部、商业部、物资部、内贸部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各类全国性和地方性行业协会、联合会纷纷成立,充当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2003年商务部成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内外贸分割管理的局面。我国的流通体制成功实现从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以国有商业系统为载体来配置资源,向主要凭借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各市场主体间的自由交换活动来配置资源的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和职能逐步从过去完全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补充的间接管理方式过渡转型。管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实现高效政府管理,建立公平、规范、有序、高效的市场环境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市场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流通渠道不断拓宽在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生了巨变,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各类商品市场共同繁荣,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建成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少环节、开放式的市场体系。截至2007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4121个,比2002年增加863个;各类消费品交易市场61913个,其中城市消费品交易市场24150个,占39%;农村消费品交易市场37763个,占61%。
近几年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村村通公路工程"、电网改造等多项举措以来,我国农村逐渐形成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民消费和增收。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累计建成或改造连锁农家店近30万个,覆盖全国75%的县,扩大农村消费近千亿元。城市流通服务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购物便利程度逐步提高。城市商业网点建设逐步形成了中心商业、区域商业和社区商业三个层次,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业态形式更为丰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的推进,较好地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城市的社区商业设施不足,服务功能单一的问题,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保障了社区消费安全。"早餐工程"、"家政服务平台"等的加快建设,抓住民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重点满足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需求,解决了他们吃早餐难、购物难、买菜难、维修难等问题。
(五)流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我国流通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跨国零售巨头的进入,带动了流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流通技术的变革与升级。30年来,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普遍应用商品条形码、冷藏设备和时点销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改进流通效率,改善客户服务系统、提高流通管理科学性;具有时代气息和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商场和购物中心不断涌现,大都装修精美、殿堂华丽,电梯等自动化设施先进便捷,饮食、停车、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齐全,在硬件设施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城市物流领域,EDI、ERP、MRP、GPS等物流信息和管理技术,托盘系统、货场电子化设备及自动导向车自动分拣输送系统不断推广。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系统、物流中心、农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六)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流通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前,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一统天下,销售额占全社会销售额的比重达到98%以上。30年后的今天,我国流通领域市场主体的性质和类型发生明显变化,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有序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截至2007年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中,非公有制法人企业数占72%,从业人员占59.8%。国有经济逐渐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民营企业迅速壮大,外资商业企业进入高速扩张阶段,在我国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经营格局的改变、竞争主体的增加和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强,迫使我国流通企业在开放和竞争中不断发展,增强竞争力。近年,商务部积极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建设,努力推进国有流通企业"减债脱困"、"节能降耗"等多项工程,对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营销推广能力、品牌经营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人才聚集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15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大型流通企业2003-2007年的年均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1%和45%,许多流通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营业额从改革前的几亿元跃升到现在的上千亿元,还有部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经营。
(七)流通组织形式不断创新,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
我国流通业态伴随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迅速从单调走向多样,从几枝独秀到百花争艳。传统的城乡集市贸易、小商品市场不断改造升级,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大卖场等迅速成长,日益普及,深入城乡各个角落;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ShoppingMall、邮购、电视购物、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也相继登场,我国零售业仅用短短3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零售业态的百年发展历程。近十年来,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推动流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连锁经营方式加快推广,几乎涵盖所有的业态。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突破1万亿元,为2000年的10.2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2.88%大幅提升至11.23%。2002-2007年五年间,"中国连锁百强"前十名中有4家销售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0%,有4家门店数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0%。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生机勃勃,网上购物交易范围日益广泛,交易规模呈跳跃式扩张,从2000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9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37%。物流配送逐步发展壮大。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由2003年的29.5万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5.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6.3%。
(八)对外开放的规模稳定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1992年7月,国务院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商业零售企业中外合资、合作经营试点,标志中国流通业开始迈出对外开放步伐。随后,我国流通业开放采取了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渐进式开放战略,开放地域从试点城市逐步深入到南部、东部城市,进而扩展到所有省会城市以至全国。开放领域由零售业向采购中心、物流配送、分销体系等多方位演进,商品流通开放范围也由少数类别扩展到几乎所有品种,逐步实现全面开放。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零售商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业企业11085家,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中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约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大型商业巨头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管理人才,带动了行业发展。商品进出口规模扩大,2007年我国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04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利用国际市场平衡供求的能力持续提升。通过扩大进口丰富了国内居民生活,繁荣了国内市场,获得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新技术及设备。流通业渐进式开放战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国内流通企业提升组织规模、改进流通业态,加速了我国流通业现代化进程,降低了流通业开放的风险,保障了市场稳定,同时还推动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据美国餐馆协会的报告,改革开放30年间,中餐企业在海外快速发展,目前美国共有中餐馆2.8万家左右,年营业额近300亿美元,约占美国餐饮业网点与营业额的3.4%和8.5%,影响范围深入广泛。
(九)市场监控体系逐步形成,市场运行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监测体系逐步完善,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运行监测能力显著增强。2003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样本企业直报等方式,建立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国内与国际、城市与农村、现货和期货密切相联的市场监测系统网络。目前,该体系监测样本企业已达2.1万家,涉及22个流通行业和7种零售业态;监测商品包括21大类600种消费品和11大类300种生产资料;样本企业监测地域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99%的地市和49%的县,在提供各类信息,服务政府决策、促进行业发展、指导企业经营、服务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步建立起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中央地方两级储备机制不断健全。目前,中央储备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地方储备覆盖21个省区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储备品种达到24个,在增强市场调控能力、保障国内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管理系统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商品品种达到40种,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十)流通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我国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推进不断发展完善,流通领域立法步伐加快,流通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经济合同法》、《反垄断法》、《直销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生猪屠宰条例》等一大批重点流通法律和规章相继出台,流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达518项,根本改变了流通主体无法可依的局面。加入世贸组织和商务部成立后,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和要求,组织清理了1988年以来商业部、物资部、国内贸易部(局)、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市场流通的法律文件1000余件,分两批废止不适应当前市场流通形式的法律文件110件,初步建立包括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市场调控与管理五个方面的流通法律体系框架;颁布出台《超市购物环境》《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餐饮企业经营规范》等115项流通行业标准和88项国家标准,初步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系统科学、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流通标准体系和科学促进机制。多年来,大力提倡诚信兴商、加强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百城万店无假货"和"品牌万里行"等活动,对于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继往开来,开创我国流通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我国流通体系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30年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未来的任务仍然艰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依然滞后、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形势严峻、流通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还不完善、流通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等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我们加快发展,继续开拓前进。
(一)认清形势,深刻理解加快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通业发展。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都强调要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全面提高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一系列发展思路和要求,不仅表明了新时期内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也预示着流通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当前,在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中央正在积极采取系列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形势下,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流通行业发展是稳定市场、改善预期、增强信心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二)强化流通功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是居民综合消费的主要载体,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引导生产、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稳定和推动作用。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和增强流通业带动与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服务民生的功能、扩大消费的功能、加强国际合作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人们生产生活,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打好基础,实现流通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着力抓好四项基础工作,支撑流通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要积极推动规范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和市场监管的立法进程,加快形成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市场流通法律体系;重点推进食品安全、餐饮住宿及居民服务、流通设施和装备、商品信息及物流信息等标准的制定,建立起统一协调、科学适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标准化体系,为实现流通业科学发展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市场环境。
二是要加强流通基础理论研究,提升发展科学性。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流通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系统深入地掌握国内外流通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总结流通业发展规律。理论研究一定要结合流通业发展特点、结合商务工作实践、结合管理决策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关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彻底改变"商贸流通业科技含量低、人才要求不高"的观念,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力度。造就一支既具备现代流通理念、熟悉现代流通规则,又精通现代流通管理,掌握现代流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善于从事跨国经营的高素质商业人才。
四是要增强行政管理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适应新形势,各级商务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大胆破除管理中的机制障碍,进一步理顺关系,增强业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增加政务透明度,提高为民执政水平。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