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市场:国内厂商谋求高端突破 RFID渐成熟

2009-1-5 17: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一些企业今年冬天格外寒冷,“节流”已成为这些企业过冬的法宝之一。“节流”意味着成本的降低,这对于那些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的IT技术无疑提供了发展的机遇,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就是其一。在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投资者信心下降,市场份额饱和,物流成本压缩空间逐渐减少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SCM摆在了战略位置,期待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找到新的利润源。
目前大部分SCM软件市场依旧被SAP和甲骨文这两大ERP(企业资源管理)巨头霸占。或许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不乐观的大环境,使得著名SCM软件提供商JDA软件集团放弃收购美国知名SCM软件开发商i2科技公司,让2008年SCM软件市场泛起了涟漪。而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市场依旧是国内外SCM厂商的主战场。此外,国内一些SCM软件提供商的表现在2008年依旧可圈可点。
国内厂商谋求高端突破
“当前,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非常热,且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型集团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需求,另一个是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精细化物流管理需要。随着这些企业的日益成熟,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后,更意识到了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沈国康向记者强调了SCM对集团企业的重要性。的确,对于大型集团而言,SCM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当然其SCM系统也更为复杂(包括库存量的控制、销售量的实时掌控、集团内外资源以及上下游供应商的整合与协同、权限与数据的管控、计费模式等),对SCM的软件的整体要求比一般企业则更高。开拓集团市场是本土SCM软件企业迈向高端的必由之路。
2008年11月,博科资讯公司推出了其旗舰产品———MySCM集团版。此款产品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这家号称致力于为客户谋求“第四利润源”的SCM软件提供商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地位。据沈国康介绍,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集团版)MySCM是由多位博士耗时5年、投资上亿元研发而成的,实现了SCM软件的精细化、量化、智能化、优选化等多种功能。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石化、中石油、中粮集团等集团企业的应用为该款软件产品在高端领域提升了话语权。
同样作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SCM提供商之一,明基逐鹿公司市场总监廖朝阳向记者表示,该公司推出的升级版GuruSRM集团采购解决方案直指高端领域,其客户涵盖酒店业、汽车业及3C制造业等领域。鉴于该公司的母公司明基集团的3C背景,这款产品在3C领域拥有国内包括海信、夏新、美的等集团客户。“这款产品的特点是:第一,基于整个集团架构。第二,协同内外门户。供应链管理软件不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应用,而是向外部协同的方向发展。第三,对整个流程作了优化。强化了物流模式,增强了供应商动态分配模型,增加了供应商交付方式。”廖朝阳说道。
精细化成今年亮点
沈国康认为目前中国SCM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只启动了10%左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对于中国SCM软件发展方向而言,尽管标准化、精细化、量化、优选化、智能化等方面仍然是各大SCM厂商角逐的重点,不过精细化仍然是2008年最大的亮点。企业对SCM中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SCM软件能提供更具体和细化的管理服务功能。例如,明基逐鹿年底推出的最新版本GuruSRM,则加强了与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关系。博科资讯推出的集团版MySCM软件产品,则在精细化上大做文章,推出了独有的计费规则引擎和成本管理系统,能够精确控制企业运作成本并计算出毛利润,实现费用和成本明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不产生浪费,获取理想的零损失,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是可操作的途径之一。”博科资讯公司总裁顾问王颐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爆发后,可追溯生产批号和销售轨迹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成为当下最大的热点。”
当然,提到精细化就不得不提到日本,NEC流通服务解决方案事业部部长楚鹰告诉记者,目前全球物流业发展相对较完善的国家当属日本,其物流软件的优势就是精细化程度高。不过,王颐中也提到日本高精细化物流软件背后另一个特点就是深度定制。“日本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专家。日本企业一般不会买SAP和甲骨文的通用软件,而是通过自己或外包来定制个性化的软件。大连、上海的一些外包服务,就是专门为日本人定制物流软件的,定制是日本人一个很大的惯性。”王颐中说。
RFID受宠
作为SCM的核心之一,物流管理一直是企业精心耕耘的领域。随着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不断成熟、应用成本(单品价格、实施费用等)逐步降低以及在国内物流企业应用案例的增多,RFID技术对物流企业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价值也日益凸显。利用RFID技术能实现货物供应链实时监控,保证库存高可见性,使得企业不需要在业务起步时就拥有强大的条形码系统。“随着射频识别技术(RFID)这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代替条码编码,更多信息可以在物流环节中被记录、查询和应用,提高了查询和录入环节的效率,加强了物流时效性。可以说,RFID技术为商业模式和物流流程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例如,基于温度信息的‘冷链管理’对RFID的应用,配合带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运输车、智能温控仓库等技术,可以使企业、客户、监管者无缝地了解仓储、运输各环节的相关信息,保障特殊物流环节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赛迪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王文博对记者说。而UPS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RFID将成为未来物流领域的关键技术。
历届奥运会都是新技术的发展引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在物流供应链管理领域,北京奥运会为国内RFID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太极计算机公司的“RFID电子标签物品流向管理解决方案”就是一例。利用RFID技术,该系统建立了一个完全电子化、数字化的物品流向管理监控网络,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追踪,并为使用者提供物品流向信息数据。据了解,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食品运输车辆厢体电子签封系统。
不过,在谈到RFID的应用前景时,业内专家也表示了担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向记者表示,几年的实践表明,原来对于RFID的市场估计过于乐观。其中原因很多,例如标准问题、成本问题、技术问题等。虽然物流产业仍然看好RFID的应用前景,但是物流界本身对于RFID产品的需求不会很大。这是因为物流企业是通过对物流设备、容器的监管来间接地掌握物品状态的,所以物流商只会在车辆、集装箱、托盘等设备上加装RFID芯片,而且多半是可以反复使用的。这样的市场总归是有限的,真正的大发展要寄希望于大多数物品能够加装RFID芯片,但这完全是由制造商或贸易商决定的。
历史上,制造商和贸易商曾采用条形码提高管理水平,这项技术也惠及到物流商。今天的规律没有变,商品识别的技术提升仍然要依靠制造商和贸易商,只是今天的制造商、贸易商、物流商正在整合成供应链,共赢的机制有助于各方的合作,也有助于新技术的应用。”戴定一强调了产业链各方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