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累计完成水运建设投资31.8亿元
2009-12-8 13: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水运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广西水运建设投资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五年全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76.5亿元,比上五年增长了247%,相当于1958年至2002年投资总和的1倍多。2004年,广西开展了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一期工程,2006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二期工程,这期间先后完成了钦州港3万吨级进港航道、钦州港二期工程、防城港11、12号泊位、防城港20万吨级码头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北部湾经济区集疏运条件明显改善。沿海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发展的步伐加快,沿海港口码头建设战略合作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全年累计完成水运建设投资31.8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沿海港口累计完成投资26.6亿元,是上年的1.86倍,创历史最好水平。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防城港18~22号泊位、东湾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等一批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二期项目全面进入施工高峰期,防城港16、17号泊位等一批泊位相继建成。内河水运桂平二线船闸主体工程、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工程先后开工建设,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基本完工,那吉航运枢纽工程全面建成;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柳江黔江)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年新增港口泊位17个,其中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新增吞吐能力1542万吨,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40个,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31亿吨,其中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8700万吨,达到8766万吨,内河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300万吨,达到4355万吨,在朝着建设沿海亿吨大港和内河亿吨“黄金水道”的目标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到2008年底,全区港口泊位达到60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40个,总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达到1.31亿吨,沿海港口基本形成防城、北海、钦州三大港口为主的环北部湾港口群,这些港口与高等级公路和路网建设,以及西江干线建设和南昆铁路的开通,构成了水陆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了西南物资从广西出海的大通道。广西作为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不断得以提升。
全区内河航道整治和航电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到2008年底,全区通航里程5591公里,其中等级航道达到3506公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为广西开发利用和保护航运资源指明了方向。广西积极推行“航电结合、以电促航、滚动发展”的发展模式,在广西内河航道干线上拦河筑坝、渠化航道、发电,将发电收入用于发展航运事业,实现经济循环,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运行业,在全国起到了典范作用。十六大以来,按照国家“两横一纵两网”航运干线规划,结合广西经济发展实际,陆续完成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西江航运干线的部分建设项目、红水河乐滩至石龙三江口航道、柳黔江重点滩险航道整治工程、长洲水利枢纽1、2号船闸工程、防城港15万吨级航道、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北海石步岭港区5万吨级航道等一大批重点水运项目,极大地改变了广西内河水运面貌,对沿江工业产业的布局以及流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中国已进入内河航运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江是西南出海重要水路通道,是连接珠三角经济圈与北部湾经济区的水上运输大动脉,径流量在全国内河仅次于长江,极具开发优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西江的开发利用,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西江流域涉及广西80%的面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建成,将使广西有一半地级市拥有千吨级“水上高速公路”通江达海,形成独有的沿江两岸经济带,带动广西西部、中部、东部协调发展。
广西的内河航运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内河水运桂平二线船闸主体工程、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工程先后开工建设,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基本完工,那吉航运枢纽工程全面建成;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柳江黔江)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内河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300万吨,达到4355万吨,正在向内河亿吨“黄金水道”的目标迈进。
2009年广西全面启动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计划开工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和老口航运枢纽工程等一批内河水运项目;加快推进沿海亿吨港口群建设,年底新增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沿海港口吞吐能力有望提前一年实现亿吨目标。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