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港口在华投资未受影响

2009-12-8 0: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迪拜世界集团(DPWorld)在中国的投资中,份额最大的要数港口板块,通过其子公司迪拜世界港口集团(DPPortsWorld)来实现。在这些港口的投资中,目前尚没有出现问题,同时,迪拜港口也不在迪拜世界的债务重组范围之内。
  迪拜港口不在重组范围内
  25日,阿联酋迪拜酋长国政府宣布,其负债额达590亿美元的国有集团迪拜世界请求推迟6个月偿还所有债务,迪拜世界旗下棕榈岛集团的35亿美元到期债券也将被延期。
  迪拜世界集团是迪拜公国政府控股的旗舰公司,负责在全球进行投资,经营范围覆盖高度多元化的行业领域。迪拜世界的投资涵盖四大具有战略意义的增长领域:运输及物流、干坞和海运、城市发展、投资和金融服务、能源和自然资源。
  该集团由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组成,包括全球性的港口运营商迪拜世界港口(DPWorld)、干船坞世界和迪拜海运城;经营全球若干自由区的经济区世界;房产开发商迪拜棕榈岛集团、国际房地产规划设计公司利曼斯公司、全球性运动及休闲投资集团等。
  迪拜世界集团旗下的Nakheel房地产公司建设了很多居住项目和填海工程,其中包括了著名的“世界”人工群岛和棕榈群岛。由于这些房地产项目占用了大量资金,导致资金链紧张,造成了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导致债务危机的发生。
  危机发生后,迪拜世界公布了关于重组旗下二家房地产公司—棕榈岛集团和无限世界,共计260亿美元债务的细节,并表示将研究如何削减债务,例如出售资产。迪拜世界说,此次债务重组不包括财务稳定的业务,例如迪拜港口、保税区项目。
  危机发生后,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下调了迪拜政府六家关联实体的评级。下调评级是因为,标准普尔公司认为迪拜政府并不把六家实体的“信用地位和债务视为自己的首要责任”。
  中国项目未受影响迪拜港口在中国的合作方包括了天津港集团、青岛港集团和烟台港集团三大港口集团,以及中海集运、中国远洋、振华重工等航运业及相关公司。
  中交建旗下上海振华重工在上海交易所发表公告称,公司与迪拜世界集团不存在直接的业务关系。而振华重工与迪拜世界旗下迪拜港口参股或是控股的世界各地码头公司分别签订有多笔合同,还在执行期的合同有19个,金额约为4.1亿美元。
  振华重工称,合同签约方和付款方均为当地码头公司。截止目前,与此相关的目前已收到款约为2.27亿美元,未收款约为1.87亿美元,其中按进度未到收款期的为1.8亿美元,上述客户付款行为均未发现有异常情况。振华重工也表示,迪拜港口板块是迪拜世界的优良资产,将排除在此次重组计划之外。
  迪拜港口在中国投资的一个重要项目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根据青岛前湾的介绍,公司的股东包括青岛港集团、迪拜港口公司、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和中远太平洋。前湾码头拥有11个深水集装箱船舶专用泊位,年集装箱通过能力可达650万TEU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企业之一。另据媒体报道,在青岛前湾的基础上,青岛港集团、迪拜环球港务、中远集团、马士基集团与香港泛亚集团共同投资14亿美元设立的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初正式开业。
  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公司网页上,迪拜港口赫然在列。同时,公司还有其它两大股东———天津港集团和新创建集团。公司并没有公布三家股东的持股比例。根据天津港2008年年报:天津海陆系天津港的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为51%。而新创建集团则为香港上市公司,为香港富豪郑裕彤所控制。
  据悉,东方海陆拥有4个专业化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总长1138米,水深-14米,堆场总面积45万平方米,目前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40万TEU。
  烟台环球码头有限公司是迪拜港口在中国投资的第三家码头公司。根据公司介绍,公司设计年吞吐量为100万标箱;泊位、航道和码头设备可为载箱量7500TEU以下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提供服务。
  记者从烟台环球码头有限公司的网站发现,烟台环球的股权结构为: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占35%、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占32.5%、迪拜港口中国(烟台)有限公司占32.5%。
  “迪拜世界的债务危机对中国的港口业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除非这场危机影响到全球的贸易,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东兴证券分析师周宁认为。
  根据其他媒体的报道,烟台环球的经营目前一切正常,而且,随着全球贸易的复苏,公司今年前11月的集装箱累计吞吐量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水平,预计今年将比去年有小幅增长。
  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后,青岛港、天津港的相关码头运作一切正常。青岛港的前湾四期也正在进行之中,暂时没有受到迪拜世界集团债务危机的影响。
  “迪拜港口在中国的投资项目都不是控股股东,即使迪拜世界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而将迪拜港口售出,也不会影响这些码头的正常运营。”一位资深人士表示。
  并购助推迪拜港口进业界三强
  迪拜港口成立于1999年,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前三的港口运营商。其他两强则是丹麦的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
  根据天津海陆的介绍,2005年,迪拜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3500万TEU,2006年跃升为近4200万TEU。同时,公司还计划“通过在全球主要市场的持续扩张和自主收购,到2017年使生产力达到9000万TEU”。
  并购成为迪拜港口快速扩大规模的手段。2005年,迪拜港口以11.5亿美元成功收购环球货柜码头有限公司(CSXWT)在全球经营的国际货柜码头业务及其它相关利益,一跃晋身全球第六大集装箱码头营运商。
  环球货柜码头主要经营的港口包括香港3号和8号码头、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烟台和深圳盐田等,其余的港口业务则有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港、德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委内瑞拉的港口。迪拜港口投资烟台环球就是通过此次并购获得。
  根据烟台环球的介绍,公司于2003年3月成立之初,初始股东乃烟台港务局与美国环球码头集团,2005年迪拜港口收购了美国环球码头集团。同年10月,公司外方股东作相应变更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准。
  此后,迪拜港口收购了英国铁行港口公司。青岛前湾在成立于2000年7月成立时,原始股东是青岛港务局与英国铁行港口公司。收购后,迪拜港口顺理成章的进入到青岛前湾项目。
  迪拜港口的并购也遭遇到各种阻力。美国的纽约港、新泽西港、新奥尔良港、迈阿密港、费城港和巴尔的摩港等6座重要港口的运营业务原为全球第四大码头运营商英国铁行集团所有。然而,由于美国国会的坚决阻挠,迪拜港口未能将美国这六座码头收归旗下,而是转售给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AIG环球投资。
  东兴证券分析师周宁认为:“这种并购式的扩张是世界很多大规模的码头运营商经常采取的方式,但是,诸如马士基、和记黄埔等公司的运营一直比较稳健,而迪拜的扩张却显得过于激进,忽略了对于系统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