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供应链服务集成商

2009-12-4 12: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生产资料流通与生活资料流通相比,最大的区别有两个:第一是大宗、价高。2008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有26.5万亿元,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10.8万亿元。第二是品种单一、业态单一、盈利单一。品种单一,例如批发钢材的只卖钢材;业态单一,即只有批发,这是价值链中利润最薄的环节,传统批发的利润一般只有0.6%~0.7%;盈利单一,就是买卖差价,没有服务增值。为了克服传统批发业的短处,必须创新流通模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建设网络平台 
    
    首先是实网和虚网。实网就是我们在全国各地建立商业网点以及物流节点,虚网就是电子商务和产品期货。浙江物产控股的上海大宗钢铁,是现货的电子化交易,今年1~10月份交易量7770万吨。还有期货交易,我们用来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实网和虚网的结合,是今后生产资料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重点。 
    
    其次是前网和后网。前网是销售,后网是服务。现代的贸易服务,紧跟后面的是服务贸易,这是服务的延伸。例如在汽车流通中,制造商有25%的利润,销售及售后服务有75%的利润;再如煤炭流通中,销售商要提供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服务,从系统的角度为客户解决问题。 
    
    第三是 “上中下”网。即 “纵向”上控资源、中联物流、下建网络,建立产业链体系;“横向”整合与贸易相关联的物流、经营、信息等。这个网将产业集聚、服务集成,最终形成区域平台,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在浙东、浙北、浙西等区域建立起了服务集聚的平台。 

    实现链式互动 
    
    链式互动即 “构建供应链、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关于供应链,以钢材为例,包括从铁矿石采购、到钢材生产、再到加工配送等完整的链条,这个链条由谁来主导,谁就必须有资源组织、产品分销等强大的综合能力。过去供应链大多数由生产商主导,浙江物产的规模上来以后,至少可以与生产商平起平坐了。例如浙江省的船舶供应链,现在是由浙江物产主导的。关于价值链,要提高批发环节0.6%的利润,仅靠批发本身是肯定不行的,必须整合中间的服务,发展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升价值链,销售利润基数达到1.2%,再往后达到1.5%。 

    要素组合联动 
    
    生产性服务业的六大要素是:贸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这六大要素是传统的生产资料流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因素,也是浙江物产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例如金融服务,我们在企业内部建立了结算中心,票据及先期的支付由物产集团结算中心解决,这是内部创新。外部创新就是通过加强银企合作,提高信贷规模,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运行成本,规避风险。我们还进行金融品种创新,例如网上信用证,在经营中充分使用这些金融产品;使用信誉贷款,国外主要是用信誉担保,如果流通企业不在信誉担保上功夫,资金就会很紧张;发展供应链金融,为银行监管仓单质押等,不但为小企业解决了融资困难,更重要的是扩展了我们的业务。 
    
    还有信息服务,我们的大宗电子交易,也是我们的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了解生产企业的技术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中介服务,例如为外资企业提供翻译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 

    企业群联动 
    
    流通企业有大有小,各有各的优势和作用。流通企业必须做大做强,因为流通业利润薄,所以需要大的规模、大的网络、量的扩张。当然,量的扩张要与质的提高同步来做,二者不能分开或对立。但大中小企业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企业做到专、精、特,在某个领域做大了,比如把汽车贸易做大了,或把钢材贸易做大了,也是一种 “做大做强”。大中小流通企业是可以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其网点和物流节点也是可以互为利用的。浙江物产在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希望与企业同行共享网络和节点。 

    创新体制机制 
    
    企业改革的目的是转换经营机制,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是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改革,才能提高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的动力、能力和活力。这一切,必须以完善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这是企业改革的方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