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争议的内涵是什么?
2009-12-28 16: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在今年保增长大背景下,钢铁、航空、煤炭等行业新一轮“国进民退”浪潮可谓惊涛拍岸,引发市场各界的强烈质疑。不过,国内政府众多官员对此并不认同,纷纷在不同场合对此加以澄清、解释。
1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他得到的一些数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相比,在企业单位数量上、企业资本的结构上,国有企业的比重是下降的,非国有企业的比重或者说私营企业的比重是上升的,所以普查数据从总体上不支持存在什么“国进民退”现象。此前,马建堂11月22日在人民大学的课堂上,也花10分钟讲了一个问题——中国经济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
包括国资委官员、大型央企的高管们,也对“国进民退”的说法表示很不感冒。某著名央企董事长不无委屈地表示,“我们卖东西的时候,说我们是贱卖国有资产;我们买点东西的时候,说我们是‘国进民退’。到底叫我们怎么办?”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很容易混淆问题的性质。对于“国进民退”这个问题,国家统计局给予如此认真的回答,并用科学的调查数据予以否定,这很不容易了。但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正确吗?中国到底是否存在“国进民退”?这就不得不让人认真对待了,很多事情需要认真地澄清一下。
对此,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首先,当我们说“国进民退”的时候,从来没说过“整体上”要“国进民退”,估计也没人会这样算账的。中国经济的总量在增长,不断用分母来调节(这可以简称为“分母调节法”)数字,这是大跃进时期经常做的事情,想不到现在又看见了。所以,国家统计局的这种解释,非常令人摸不着头脑。
其次,我们说的“国进民退”是有内涵的,而不是泛泛指一个总体规模。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趋势。国企与民企在经济复苏中谁活的精彩?谁活得滋润?这一点一目了然,恐怕没有任何疑问。某些央企把新办公楼大堂里面安装上千万一盏的吊灯,但对外解释成一百多万,老实做生意的民企有这样的吗?这个片段正是国企与民企差距的真实写照。
二是大政策。国内大政策怎么样?政策照顾谁?刺激经济的4万亿都给了谁?相信市场人士都有目共睹。浙江生产纽扣的民营企业、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有人站出来说,我拿了不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多资金都流进了国企的腰包。
三是改革的倾向性。中国近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体制改革和国企深层改革,改来改去结果改出了一个国资委,国有企业有了自己的大领导,在中央决策层面更有说得上话的代言人了。但中国有没有中小企业委呢?没听说过。按照这种趋势继续改下去,中国的市场体系会变成什么样子?显然是大的越大越强,弱小的依然弱小。
四是有效资源的占有。国有经济系统对社会有效资源的占有,明显比其他经济体要多。别的不说,单单看银行存款谁用着方便,银行贷款谁占有的多?从今年近10万亿的天量信贷的去向,就能看到国内市场谁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最多。
五是谁在微观市场赚大钱?国有企业的确不是在所有行业里都有,国家统计局这一点没说假话,但国家统计局没说的话是,国有企业在政策保驾护航的条件下,只干最赚钱的行业,比如囤积土地、拿地当地王、搞房地产开发,有不计资金成本的国企大块头的参与,渐渐地其他企业也就难以生存,被挤出市场了。
六是看社会贡献。国有企业的社会贡献大吗?有些人会说,中小企业缴的税少,大国企缴的税多。但是,中小企业是真缴税,而且只缴不返!国有企业可不一样,缴一块钱,能拿回不少来。比如,能源企业据说缴纳的税特别多,但当炼油环节的利润不行了,除了成品油堂而皇之地涨价,反正有人最后买单,它还能一下子从中央财政那里拿回去几十亿、上百亿的。民营企业的利润再不好,也少有人搭理,即使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之下,政策面上不也“一直在研究”嘛。此外,在国企的税收之后,国企占用的那些无偿划拨的土地等资源,与民营企业是不一样的,那是不用算账的。
最后,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国进民退”,我们其实太希望在一些领域大举“国进民退”了,比如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障。国家最好管我们的生老病死才好呢。只是不要把我们关在门外,有选择性地放几个人进入到门槛里面。这种局面何时能改变呢?
分析结论:
陈功认为,国家统计局出面澄清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争论问题首先要把命题的内涵搞清楚。“国进民退”争议的内涵是什么?以上提及的几点,都是“国进民退”的内在含义,国家统计局需要解释这些东西,否则无疑是用所谓分母调节法来玩数字游戏了。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