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装箱船出口大幅下降

2009-12-25 10: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上海关区出口各类船舶价值58.3亿美元,增长43.9%。其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月单月出口值由增转降。今年前11个月,上海关区船舶月度出口值均保持在2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速也处于较高水平。但10月份以后,关区船舶单月出口增速连续2个月大幅回落,至11月由增转降,当月出口4.3亿美元,下降17.3%。
    贸易方式方面,9成以上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前11个月,上海关区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船舶53.3亿美元,增长46.2%,占同期关区船舶出口总额的91.5%。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3.9亿美元,下降1.4%,在关区船舶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9%下滑至6.8%。
    出口市场方面,欧盟、东盟和香港为主要出口市场。前11个月,上海关区对欧盟出口船舶20.8亿美元,仅增长14.1%,比同期关区船舶出口平均增幅低29.8个百分点,占同期关区船舶出口总值的35.5%;对东盟和香港分别出口12.7亿美元和11.8亿美元,分别激增52.5%和1.6倍,分别占同期关区船舶出口总值的21.8%和20.2%。
    出口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出口额显著下降。前11个月,上海关区有船舶出口记录的企业共305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0家。其中,出口额小于1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共272家,合计涉及船舶出口值2.1亿美元,下降11.7%,仅占同期关区船舶出口总值的3.7%,所占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
    出口船舶品种方面,液货船出口额成倍增长,集装箱船出口大幅下降。前11个月,上海关区出口液货船24.2亿美元,猛增96.8%,占同期关区船舶出口总值的41.5%。同时,散货船出口19.4亿美元,增长37%;集装箱船仅出口4.9亿美元,下降36.3%。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向好因素增多,但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和船舶工业产能过剩仍是制约造船业复苏的巨大阻力。目前,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是新船订单远低于同期完工船舶量,部分船厂已面临开工不足局面。二是船价指数继续走低。一方面受国际航运市场需求低迷影响,新船价格走低。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造船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行为进一步下拉船价。据工信部统计,当前我国造船工业能力过剩约1600万载重吨,约占总能力的1/4。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一是尽快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加快推进造船企业的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压力,做到新接订单的合理分配,提高船企的开工率和生产积极性;二是鼓励造船企业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积极承接订单的同时,避免国内造船企业间互相压价等恶性竞争现象的发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