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加速推动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融合

2009-12-21 19:1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提,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表明目前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当前我省的信息产业发展已处在全国前列,但在浙江中西部发展却相对滞后。作为金华市的核心城区和浙中西部的商业、金融、文化中心,我区应把握“天时地利”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融合,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婺城区发展信息产业的优势分析
  优势一、交通和地理。我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公路、铁路交通十分便利,也是市政府所在地。区政府驻地距义乌机场不到半小时,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一个半小时,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同时,这里地质条件稳定,发生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概率极低,是储藏和保存数据备份文件的理想之地。
  优势二、成本和产业。与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相比,我区在房屋和土地租金、人力成本等综合商务成本方面具有竞争力,国家也取消了对金华这类城市的区域性歧视政策,使高新技术企业在金华也能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和优惠。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行业企业迅速崛起壮大,业内初步形成了5173(国内网络游戏交易服务排名第一的电子商务网站)、9158(国内最大的网络主题交友平台)等一大批涉及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动漫网游、服务外包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
  优势三、教育和环境。近年来,我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辖区内有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财经学院金华分校等多所大专院校,金华市实验中学、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全国知名的职业学校。这些大中专院校每年可输出3000余名信息专业人才,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我区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省级教育强区、文明城区、平安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多张名片。
  优势四、基础设施。金华位于全国“八横八纵”干线光缆传输网的沪金南穗(上海-金华-南平-广州)重要节点上,是省内第二大通信枢纽,城域网核心层通过4条10G的带宽链路分别从金华上联至杭州、宁波以形成互为备份、负荷分担的状态。婺城新城区对基础电信设施规划也是超前和高标准的。可以提供ADSL、LAN、光纤、WLAN等方式的高速互联网接入,可提供MPLS、MSTP、VPN、VPDN等多种高速专网接入方式,带宽动态可调,为视频会议、IPTV、新视通、视频监控等互联网应用提供保障。
  加速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融合
  信息技术有着五大显著特点:高渗透性,可以被应用到许多行业和领域;高倍增性,生产和应用具有低消耗、高产出等特征;高带动性,对各个产业都有很强的带动性;高投入性,需要有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投入;高创新性,创新和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这些特点使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具有全局性意义。
  浙中信息产业园初具规模 针对婺城各方面的优势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2007年底,我区提出了发展信息产业的初步设想。2008年上半年,通过组建班子、探索路子、争取牌子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成功引进东部软件园作为合作伙伴,顺利启动“浙中信息产业园”建设。2009年初,创新基地(原婺城区政府机关大院)作为园区首个运营区块正式启动。目前,创新基地全面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招商工作初见成效,已引进30余家初创型高科技企业和具有成长潜力的高新技术服务企业;位于婺城新城区占地350亩的产业基地也完成了初步规划;项目还先后被列入2009年省重点建设预安排项目、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补助项目。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努力,信息产业园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区要以此为契机,以信息化提升三次产业的水平和档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亟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只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道路。
  近年来,我区强化发展意识,确立了“工业立区”战略,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着力于扶优扶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现有婺城新城区、金西开发区、双龙风景区、仙源湖旅游度假区四大园区。培育了汽摩配、五金工量具、医药化工、食品、建材、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引进并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如:中国红牌集团、北汽福田客车项目和青年尼奥普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周边义乌、永康、东阳等地发达的传统产业也都处在产业转型期,整体信息化水平还不是很高。这些企业中大部分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营销渠道建设、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薄弱,高技术研发人才比较缺乏,亟需以信息化来带动发展。
  由此可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已是我区急不可待的一项任务。要加快脚步建设浙中信息产业园,建立健全信息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切实抓好推广和落实。建议主要面向婺城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工业制造企业和具有先进技术、市场前景、良好商业模式的国际国内高科技企业以及行业研发中心,由产业园管委会牵头成立“企业信息化服务中心”,组织传统工业企业与IT企业进行对接交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进程。同时,围绕科技企业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集聚生产要素资源,建立政策支持、人才培训、管理咨询、创业投资、金融担保等创新服务体系,促进形成良好的科技产业生态发展环境,从而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推进信息化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目前,专业市场在我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专业市场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优势,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网上数字化市场、支付系统的发展,并逐步在我区建立网上“信息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电子商务平台,培育更多的“轻公司”,使以网上市场与网上交易为特色的信息服务业成为婺城信息化发展的一大亮点。
  要充分发挥我区地理交通、经营成本等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特别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发达的商贸交流,着力搭建第三方物流平台。目前,我区正在申报省级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和宁波中通物流等一批物流配送仓储企业,并大力扶持“经纬快运”和“巨龙物流”等本土物流企业快速发展。有这么一句话,如今物流拼什么?拼的就是物流信息化,这也证明了物流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性。下一步我区将积极发展以信息平台为主的国内外客户订单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维护、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物流外包业务。
  同时,结合商贸、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市场需求,以及区域商务成本较低的实际,着力培育呼叫中心、动漫游戏、在线影视、信息服务外包等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另外,考虑到金华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对稳定,自然灾害少,非常适宜做数据中心和信息灾备中心。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的融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所谓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农村社会经济以及农业生产、科技、教育、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农业管理的信息化。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区域面积较大,素有“中国茶花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苗木盆景之乡”、“中国南方奶牛和乳制品之乡”和“中国桂花之乡”之称,奶牛乳品、花卉苗木、果蔬、有机稻米等是我区的特色主导产业。如何以推进农村信息化来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全面统筹城乡经济,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
  举两个例子。近年来,随着农家乐休闲游的升温,我区部分乡村如汤溪镇寺平村、罗店镇鹿田村等农家乐发展势头良好,每年都能吸引相当数量的游客。尽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要将本地乡村农家乐旅游做大做强,还需要借助网络强大的宣传力量。另一个例子来自浙中信息产业园的入园企业之一———金华市稻花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农作物、花卉等的种植、销售,并进行有机肥研发、大米鉴定等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在经营过程中,该公司发现农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对市场的调研,该公司计划研发一款软件技术,建立一个网络数据平台,力求使消费者能够在购买产品时,通过网上查询便可了解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到包装一系列过程的具体信息情况,增加消费者对该产品品牌的信任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和一次机遇。作为政府,要把农业信息工作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重点扶持本地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协调农业主管部门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信息化概念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互动交流,使农村信息化深入人心。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开发适合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的信息产品,开展试点进行推广,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关于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几点对策 
  学习好的发展观念 我们认为,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不是简单的政府政策扶持或者给几个优惠政策就能引导成功的,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全面的思想更新,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相关业务干部和企业相关人员到先进地区参加培训,加强交流和合作,学习他们好的、新的发展理念,充分吸收,并结合实际,探索和总结出适合我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线。
  下一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浙中信息产业园为重要载体,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开放型、技术性经济新的增长点。
  确定好的发展战略 尝试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让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中扮演体制机制保障、政策措施保障和组织协调保障等服务性角色,并依托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来推进应用性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之路的良好机制,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我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活力,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目前,国内信息产业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初步实现了由依靠国内资源的内循环型产业向国际性产业的转变。为此,我区产业发展应该明确国际化战略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制定和实施基于国际化战略的产业政策,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使之以积极的方式直接介入和参与国际产业整合的过程。
  编制好的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对于一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目前全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而浙江中部地区发展却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为此,我们将通过委托国内外知名产业规划咨询公司,以专业的行业水准把脉本地信息产业,进一步明确婺城信息产业在浙中城市群产业规划布局中的定位,形成一个全面的、高标准的发展规划。
  根据区域实际,发展信息产业要突破婺城区乃至金华市的行政区域限制,建立立足于整个浙中地区的产业发展平台,以此为核心和载体整合周边产业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带动和辐射整个浙中地区的信息化发展。金华本地信息产业发展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5173网、中国服装网、中国包装网、中国食品产业网),初、中级信息产业人才也较为丰富的情况,发展初期应以相对低端的信息服务业为主打方向,实现某种程度的行业“错位”发展,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发展,在完成产业的初步集聚化发展、形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后,再逐步向高端研发的方向拓展。
  引进好的技术人才 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从产业岗位群的需求看,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目前,尽管我区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IT人才队伍的结构失衡,高端人才十分欠缺,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因此,我们的组织和劳动人事部门一方面要做好发掘和提拔工作,积极引进专业型人才,吸引在国内外著名信息服务行业或相关机构从业的留学生、外籍人才来我区创业或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育才、揽才、用才环境。另一方面,要制订特殊的人才政策,完善各类优惠措施,对人才给予优先安排和一定的经济补助,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另外,要重视人才的长期培育。鼓励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市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产业化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借鉴好的经验,采取“定制式”人才培训培养机制,大力培养本地技术人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