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造西部最大国际铁路口岸

2009-12-20 19:5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熊冰
    12月15日,面对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10多家赴渝采访的中央级媒体,重庆市发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水铁多式联运,实施 “一江两翼三洋”为布局内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大国际铁路口岸,让内陆地区与国内外的货物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流通。
    记者从重庆铁路物流产业园区了解到,自2007年9月铁道部将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升级为国家级的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后,中心站、编组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迅速成为物流界关注的焦点。集装箱中心站的建成不仅将大大缓解西部地区的货物运输能力,而且还将改变西南地区的货物运输格局。
    “建成后,西南地区80%以上的货物,都会通过重庆运送到全国各地。”重庆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心站的建成势必会吸引大量集装箱公路运输向铁路转移,这同时也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说重庆的绿色物流时代即将到来。”有业内专家分析,随着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落成和开业运营,及编组站启动建设的日益临近,将加快重庆奠定西部物流园乃至中国西部最大铁路国际口岸的垄断地位。
    据悉, “一江两翼三洋”国际贸易大通道,“一江”指长江水道,连接太平洋; “西北翼”指西北向的出海铁路通道,即重庆沿兰渝铁路,阿拉山口出境,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鹿特丹港,连接大西洋; “西南翼”指西南向铁路通道,即由重庆,经昆明,瑞丽出境,达缅甸石兑港,连接印度洋。
    据有关部门透露,依托重庆铁路综合物流中心设立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铁路综合物流中心作用,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联运;有利于在西部新城打造大物流带动大市场,大市场带动产业群的新的发展布局;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建设统筹城乡的直辖市。同时既可解决铁路物流无法实现门到门服务的 “短腿”,又能更好地利用立体交通资源,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规范并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从而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供应及配送服务。
    相关链接:
    2008年3月,重庆、四川和上海签署 《川渝沪区域大通关合作框架协议》后,三地口岸在国际航班、港口建设、电子口岸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为三地口岸大通关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地口岸相关部门积极推行铁海联运、江海直达、水水中转、国际国内航线联动衔接等新型运输模式,四川泸州港、重庆寸滩港已与上海港开展了集装箱货物运输合作。目前,四川、重庆外贸货物的50%和80%通过上海铁路口岸和水运口岸进出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