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做大中转做好长江

2009-12-17 19: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 年12 月15 日,上港集团有关高层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公司今后的发展主要依靠三点,一是中转箱量增长;二是加大营销力度,巩固和提升份额;三是做好码头资源的整合和调整。
    评论:当前港口整体经营状况如何?我们感觉集装箱市场的复苏是企稳中有所回升,但力度还不好说。例如美线和欧洲线,因为危机发生早,美线今年恢复也较早,美东和美西线今年的表现都比较好,而西北欧线上月环比有20%的增长。
    全年预计总箱量在2480 万箱左右。
    费率:我们觉得明年的费率基本不会变。
    对明年的预期:我们觉得主要港口以前主要是依赖出口,而这种出口主要是国外过度消费带来的井喷,所以金融危机过后,以往每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可能已经过去。上港今后的发展主要依靠三点,一是航运心政策等带来的中转箱量,二是加大营销力度,三是做好码头资源的整合和调整。
    1)航运中心政策的主要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集疏运体系,包括直接连续港区的铁路获批、内河航道疏浚、从江苏直达上港的集装箱专用通道等,都将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吸引力;二是洋山综合保税区功能的发挥,这个的主要好处在于中转功能的深化,目前上海港60%的箱源来自于是长三角的卡车运来的,20%是长江中转的,这二部分合计超过80%都属于腹地货,因此我们还是一个腹地港口;我们真正意义的中转,也就是“国际中转”和“沿海中转”,水平还很只有10%多些。目前中国大陆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中转港,我们希望中转上成为大陆的先行者,洋山的一些优惠政策、上海港的地理位置也有助于上海成为中国大陆的中转大港;三是航运服务中心的内容,这是较长时间的策略。
    2)加大市场营销,份额得到巩固和提升:上海港以往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主要以解决港口的吞吐能力和箱量增长之间矛盾为主,对营销重视程度不高;09 年开始做了很大努力,我们的“长江公司”已经在筹备,它的定位是通过“业务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统一运作长江流域的物流资产,提高经营效率;同时我们的物流公司是战略性地在做,2010年初可能在浙江省开设几个订舱中心,配合我们在长江上的码头投资,我们希望的就是让长江上的箱源可以很便捷地来到上海港,同时巩固和提升我们在长三角的份额。
    3)考虑将码头资源做些整合和调整,把低效转为高效:总体而言,我们现在的码头资源较为充分,新的码头规模大、效率高,部分老码头的资源效率逐步降低,我们会逐步地将一些低效资产的码头业务转到新码头上去。
    我们认为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突出,分红稳定,出口复苏受益明显,维持 “谨慎推荐”评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