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东荆河大桥

2009-12-17 11: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月16日,国道318线,时钟正指向下午3点,空无一人的东荆河大桥正在等待。 
  一声巨响,主桥瞬间坍塌,坠入河中,团团粉尘翻腾着,大桥消失在四散开来的土黄色里。“啊!”围观人群的惊叹不约而同,随即便是掌声和欢呼,现场负责爆破技术指导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房泽法笑了:“从执行效果看,这次爆破取得成功!” 
  提前退休的老桥 
  作为国道318线上的一座特大桥,从建成通车到现在,东荆河大桥才刚满39岁——按照国际惯例,一座土木工程结构的特大桥,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为何要提前终结它的“生命”? 
  该桥在建设时所采用的“梁体翻身脱模预制法”,以及为缩短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在混凝土中掺配氯化钠等工艺,给桥梁留下了隐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暴露:一方面让桥体随时间的变化产生了裂缝,另一方面是使桥体的骨架“钢筋”发生了锈蚀。 
  这不能责怪建桥者——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和今天不可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东荆河大桥的车辆,初期以拖拉机为主,客运车辆屈指可数,如今,该桥日均车流量早已突破1万辆。 
  岁月侵蚀与交通量剧增的双重重压,使得桥面和梁柱体结构上频繁出现病害。大桥主桥T构箱梁混凝土局部出现空洞、破损和露筋,在7跨范围内,每跨箱梁外侧面、底面均存在大量水泥破损和露筋现象,局部缺陷面积严重的达到6.5平方米。同时,每跨T构单臂均出现裂缝,最长裂缝达到2.5米,最大宽度0.3米。 
  鉴于大桥病害日趋扩大、蔓延,潜江市公路局不断提高警戒级别,在向社会发布危桥信息的同时,采取限载、限速、限距等一系列强制性保护措施,落实专班专人对其实行24小时监控值守。另一方面,加强对大桥的监测频率,在汇总各项监测数据后,及时向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报告大桥的状态。 
  终于,2007年8月,由于298.8米的主桥存在较多结构性开裂病变,东荆河大桥被交通部列为全国18座特大危桥之一。 
  经过桥梁专家反复研究论证,最终敲定的施工方案采取主桥拆除重建、引桥加固改造的办法,新建桥体将摒弃原有结构,采用成熟可靠的墩柱结构加简支预应力T形梁,并增加一跨,原来的主桥7孔不等长布局改为8孔等距布局,彻底根除老桥隐患。同时,对大桥两端的引桥桥体采用新型梁柱体加固技术,确保桥梁整体耐用性。延长至320米的主桥,桥面宽度也将扩至9米。 
  炸掉2500台冰箱 
  今年5月4日,东荆河大桥就被完全封闭,实行为期1年的加固改造。潜江公路部门发布公告,建议途经车辆绕行广泽公路至安远大道一线,同时为了保证周矶、浩口、张金、后湖等镇区40余万群众的出行,在距离大桥下游约300米处建起了一座便民桥,方便两岸居民的步行和骑车通行。 
  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方对该桥主桥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实施整体拆除,爆破从中间往两端延伸,逐跨原地整体坍塌——这是潜江市首次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拆除大型建筑物,在湖北省公路行业也属罕见。当地政府进行了周密的准备,施工人员在主桥上钻孔,设置了563个炸点,共安放了350公斤炸药,爆破桥体总方量为3800立方米,相当于瞬间毁掉2500台家用双门电冰箱。 
  潜江市交通和公安部门携手组建联合安全警戒小组,10月16日下午1点,205人已各就各位:现场共设立了8个警戒点,他们以爆破点为圆心,在半径为450米的爆破范围实行警戒,将所有闲杂人员及车辆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为防止爆破对周围电力和电信设施造成影响,爆破临时指挥部邀请相关部门,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场支援,以便及时维修,市急救中心也派出救护车及医护人员,随时待命。 
  爆破成功实施后,施工方采取机械和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对垮塌桥体继续进行破碎解体,坠入江中的爆破废弃物和破碎物被及时清理出河道,保证东荆河主河道泄洪和通航需求。这些工程废料一部分用来修筑河中主跨之间的临时施工便道和施工围堰,另一部分将用于为大桥周边居民修建生产生活的通道。 
  从11月20日开始,新主桥的桩基施工启动,截至11月底,该桥主桥部分已完成8根(总共需浇铸桩基19根),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的42%,引桥部分完成梁底粘钢加固及防风化处理26跨,更换支座48个,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的90%。 
  按照计划,2 010年春节过后开始架梁,2010年6月恢复通车。届时,经过改造加固后的东荆河大桥将重新屹立在人们面前,串起江汉平原的交通运输大动脉。 
  曾经的光辉岁月 
  “西面、南面乡镇的学子,哪一个没有背着书包,乘坐客车过江去城关求学的经历?只不过,这座承载记忆的大桥不在了,我们才忽然发现,原来它曾经承载过那么多幸福的回忆。”一位见证东荆河大桥主桥爆破过程的潜江人,当晚在博客里写下这样的文字。“站在依旧雄伟的大桥底下,巨大的桥梁梁柱体结构依旧巍峨雄壮,仿佛还能听到当初建桥时人山人海间鼎沸的号子声、体味出当时人定胜天的那股豪情。”当地媒体也用煽情的文字来表达人们对40年前那段历史的敬意。 
  为了“深挖洞、广积粮”和备战备荒的需要,汉宜公路成了“三线建设”的重要运输生命线,东荆河大桥则成了这条生命线上的枢纽。而为了早日打通这条生命线,让东荆河天堑变通途,在当时的荆州军分区统一指挥下,1969年8月,由工农兵组成的建桥大军,开始风餐露宿,仅仅用了10个月时间的日夜奋战,1970年5月大桥建成通车。 
  1104.64米的长度,让东荆河大桥成为当时湖北省最长的公路桥,全桥共43跨,其中横跨东荆河的7跨主桥,采用了T形钢构加挂梁结构,既可以满足桥上运输需要,又能最大限度满足当时繁忙的东荆河航道过船净空要求,而主桥两端的引桥,则采用相对简单的“工”字梁加微弯板结构。该桥建成通车后,立刻成为武汉西行至荆州和宜昌,乃至经四川进入西藏重要运输生命线上的咽喉。 
  “3、2、1,起爆!”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大桥,从此踏上涅之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