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桥”——港珠澳大桥在珠海水域开工

2009-12-16 13: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部分于12月15日在珠海水域动工,标志着这座全球最长跨海大桥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以及香港特首曾荫权、澳门特首何厚铧等出席了开工仪式。 
  港珠澳大桥全长56公里,其中桥隧主体工程长约36公里,香港界内长12公里,珠海接线长13.89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规模将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及珠海接线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人民币,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计划收费50年,设计使用寿命120年,能抗击16级风力和8级地震。
  15日开工建设的珠澳口岸人工岛位于珠海拱北湾南侧,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澳门两地的衔接中心,大桥通往珠海、澳门两地的口岸同设在该岛上,既分离设置又连接互通。该人工岛填海造地工程包括南标段与北标段的护岸工程、陆域形成工程、地基处理工程,以及交通船码头工程等。
  珠澳口岸人工岛东西宽930至960米,南北长1930米,护岸总长8000多米,填海造地总面积217.56万平方米。该工程分别由中交一航局和天津航道局、四航局和广州航道局组成的两个联营体施工,施工监理均由中交四航院负责实施。而香港口岸则建在香港机场东北面水域130公顷的人工岛上。记者了解到,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要到明年才开工,目前大桥主体工程仍在设计当中。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往来珠三角西部的车程可缩短至3小时内,届时可降低两地客运及货运成本,并对港珠澳三地的经济、旅游、金融、物流及文化交流带来诸多益处。有关方面预计,到2035年,港珠澳大桥每日车流量达5至6万辆次,过境人流达23至25万人次,通车后20年可为三地带来400亿元效益。大桥的兴建为粤港澳的深入合作提供更稳健的基础,并将提高大珠三角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大桥建成后,将有利于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地域范围包括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市的全境,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和惠阳区、惠东的博罗县,肇庆市的端州和鼎湖区、高要和四会市,土地面积超过42831.5平方公里。
  如此浩大的建设工程,大部分在水上或水下完成,而其所涉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因此,大桥的建设将使水上安全监管面临诸多难题。为了化解难题,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广东海事局早在2004年就介入,通过全面部署,统筹协调,为港珠澳大桥提供科学的服务措施,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平台的“趸船1536”目前已经到位,它将为大桥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