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事会展成为寒潮中的“暖流”

2009-12-1 9: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备受瞩目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开幕在即,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展会规模普遍缩水或被取消的形势下,为何本届海事会展不论是参展商数量还是展台面积都明显增加,甚至会写下新的纪录?伴随着我国船舶工业一同成长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曾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幻?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对本届海事会展组委会主席、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进行了专访。
“今年的招展情况的确出乎我的意料。”张圣坤坦言,“不过,也正因为目前航运市场和船舶市场形势不明,海事界人士都对其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十分关心,迫切地想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市场尽快走出低谷,战胜危机,从而促使大家寄望利用本届展会这一平台,讨论和交流各自所碰到的瓶颈、问题,并商讨对策。”事实证明,面对危机,业内人士渴望相互沟通交流的热情高涨。组委会为了加强会展期间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原计划组建 50 支专家(专业)参观队伍,但截至 11 月 13 日,报名的组队数就达 110 支。
此外,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强大品牌及其高级海事论坛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含金量,也是此次会展人气高的一大原因。张圣坤表示,前沿的科技产品、高规格的演讲嘉宾、切合行业关注焦点的论题等,让海事会展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海事企业认为能够在会展中得到非常真实和宝贵的信息,而科研院所则能够从中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对其未来的学术科研方向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也是促使我们将海事会展办好的强大动力 ― 让所有参加、参观会展的人获益。”
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让本届海事会展呈现出强大活力。张圣坤指出,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海事业,但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与得当措施,促使我国经济比其他国家恢复得更为迅速。为了帮助我国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海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明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无疑都给海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利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兴科学技术的涌现促使组委会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每届海事会展后,主办方和组委会都会仔细做好总结工作,吸取成功经验,争取下届会展有所创新和突破。这从中国国际海事会展 30 年的发展历程中,就可见一斑。从演讲嘉宾用讲稿发言到采用 PPT ,从学术会议到高级海事论坛,从用信函报名到网上预登记,海事会展在经历了多次的蜕变后,逐渐发展成为亚洲地区最具权威的全球性海事盛会。
对此,张圣坤颇有感触。他表示,不管世界经贸情势如何变化,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始终坚持改革、坚持发展,一届比一届规模更大,国际影响力也直线上升,为中外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搭建了桥梁。“相信本届海事会展能让参与者在寒潮中感受到一股‘暖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抱团取暖;战胜危机。”张圣坤满怀信心地说。
展望未来,张圣坤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其在专业化水平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往后几届海事会展的筹备中,组委会将在扩大展台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展品特色,提升产品质量;在高级海事论坛方面,则将其浓缩,使之更专业、更务实,从而让海事会展真正对我国船舶工业起到推动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